“當科學家”緣何失去吸引力
一個人的職業選擇主要受到內心的召喚、社會引導和社會評價等幾個主要方面的影響。很多人可能會因為社會評價而放棄了內心,比如,以名利來衡量的話,當明星可能比當科學家更光鮮。
孫云曉認為,學業和職業選擇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高中生未來選擇職業的標準,首先是適合自己,其次是收入、穩定性、能力發揮、工作環境等。按照這些標準,科學技術職業的吸引力不如那些與經濟相關的職業,比如企業管理人員,也不如那些時尚的職業,比如設計師。
“價值觀的變化可能是一個更深層的影響因素。”孫云曉分析,一些青少年不愿意從事工作負擔重或需要做出犧牲的職業,而學習科學專業或從事科學技術職業恰恰給人們這樣一種印象。還有一些青少年越來越傾向于優先考慮金錢,科學技術并不被認為是一個回報率足夠高的職業。另外,為了適應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的未來社會,許多青少年可能會認為掌握更多政治學和經濟學的知識要比科學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