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史金霞選擇從公辦學校辭職,她告訴記者,辭職原因并非被舉報,而是出于個人選擇。如今,史金霞已經推出新的網絡課程,在她看來,教師在線授課能夠讓更多學生受益,“它其實是個個人選擇,我辭職時跟單位交了個辭職申請,領導說你想好啦?我說想好了,領導說那我就簽字啦?我說好的。因為是個人選擇,所以辭職信上也寫了因為個人發展的需要。”
提到“有償”,人們不難想到“有償補課”。傳統意義上的有償補課,家長們其實最擔心的是老師課外開班是不是有變相收錢之嫌,會不會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對此,教育部曾經在2015年發布了《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
該規定中明確了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但其中并未提及網絡有償授課。究竟什么樣的行為算是有償補課?在職教師網絡有償授課又是否違規?
對于公辦教師網絡有償授課,記者咨詢了江蘇省教育廳,師資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針對基礎教育階段在職教師網上有償授課,目前缺乏相應的認定與處理依據,“教育部文件禁止教師有償補課,但是有償補課后怎么處理沒有說法,我們只能勸導,不能說你補課了就把你開除或者怎樣,我們也缺乏有效的處理手段。因為以前也沒有網上授課這種形式,新出來一種手段,關于網上的(規定)也沒有,所以這次要制定新的文件就是因為新的問題出來了。”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線上有償授課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政策依據,將所有的在線教學都歸為有償補課,過于簡單,“主要是有很多教師在上課時該講的不講,課后讓學生到他那去交錢補課,要解決的是這一類的問題,而不是說不能在線教學。在線教學教的內容各方面都不一樣,這個能夠增加教學內容,增加多樣性,是件好事。不能因為過去的有償補課,就把所有在線教學都歸為有償補課,過于簡單。過去有的規定,沒有充分考慮到線上教學的情況,所以實際上在職教師能不能在課余時間,進行線上教學,現在沒有可以依據的法律條文或政策條文。”
據了解,對于線上教育這一新鮮事物,也有地方進行探索,在浙江寧波,一個號稱教育界淘寶的網絡教育資源交易平臺“甬上云淘”最近正式上線。教材、課件跟普通商品一樣,面向所有消費者出售。除了教育類企業外,教師個人也可以在“甬上云淘”開店。而為了區別于普通的網上有償教育培訓,這一平臺實行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內容免費,收費的內容為個性化教學部分。
在儲朝暉看來,線上授課一定程度上能夠發揮優勢教育資源。但與此同時,線上有償授課該如何規范線的確是更現實的問題,“現有的教師管理體制,就是假定把老師所有勞動完全購買的方式。但實際上,每個老師都應該有業余時間,可以從事一些業余活動。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有現實可以分別的界限,這就看講的課程是不是他所帶的那個班的直接教學課程。聽課的人是不是被他教的學生。因為確實有很多能夠在線教學的教師包括教學方面的優勢,還是應該讓優秀的教育資源通過更多方式傳播出去,這是個大方向,但是怎么去規范,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