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力量越來越雄厚
臨近寒假,莆田學院商學院的20位青年志愿者,正在認真制定著對荔城區西天尾鎮40名留守兒童的關愛方案。
“參加志愿服務,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商學院志愿者團隊負責人吳琪斌介紹說,志愿者們會定期到養老院慰問老人、到青少年之家“周六課堂”支教、到社區掛職擔任長期義工、在創建文明城市行動中向小朋友宣傳環保理念等,“即使一屆屆學生畢業了,志愿服務的傳統也一直在傳承。”
商學院志愿者們的付出,是眾多二級學院平時開展志愿服務的縮影。上個月,各個學院的志愿者們分別活躍在莆田市的大街小巷。6日,數學學院志愿者到農民工子弟學校支教;10日,工藝美術學院志愿者給留守兒童上美術課;17日,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志愿者在綬溪公園幫助環衛工人清理垃圾,同一天,信息工程學院志愿者到汽車站引導文明乘車……李曉權說,每學期開學時,學校都會號召同學們利用空閑時間走上街頭、走進社區,積極參加敬老助殘、關愛農民工子女、導診義診、環境保護等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
“這種每個節假日都開展、每個二級學院都參加的志愿服務,在校園內很好地營造了氛圍、培育了土壤,也為大型活動志愿者招募儲備了力量。”黃屹介紹說,在選拔大型活動的志愿者時,報名者的服務經驗是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所以平時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同學更有優勢。“因為他們已經擁有了志愿服務的理念,能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崗位任務。同時,我們也鼓勵更多大學生參加平時的志愿服務活動,當面臨重大活動需要選拔時,能有更大的報名群體可以選擇。”
許多在大型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志愿者,平時也都是日常志愿服務中的積極分子。獲得“2016年莆田學院十佳志愿者”榮譽的黃玲釩說,自己在服務大型體育賽事時,也遇到過比賽超時、身體不適等狀況,但都堅持下來了,“因為自己在日常志愿服務中樹立了責任感、培養了熱情,特別是懂得了以一顆奉獻的心投入工作”。(記者 卞軍凱 實習生 黃倩君 劉梓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