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想要對方家長和學校方面的道歉
“姐,經過學校調解,把你的想法與三個涉事家長溝通,小晴家長愿拿2000元,另外兩位學生家長愿各拿500元,合計3000元,現將調解結果 告知于你,你考慮一下是否接受,如果同意,學校再幫助你們家長溝通見面簽協議。”昨日,肖女士轉發了一條調解意見,她表示是校方反饋給她的。
不過針對這一調解意見,肖女士并不認可,“除經濟賠償之外,孩子現在精神受到很大打擊,是否能回到學校上學還不知道,我們想要對方家長和學校方面的道歉”。
至于這份調解意見是否為校方意見?校方對此事如何處理?是否對受傷害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記者欲向該校一位劉姓校長求證這些問題,其電話始終為小秘書狀態。
律師:網絡也成為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
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林姝婧律師表示,霸凌指通過心理、身體和言語的惡意攻擊,對受害人進行身心的壓迫,造成受害人憤怒、痛苦、羞恥、尷尬、恐 懼,以及憂郁。隨著科技進步,微信群、QQ群、BBS、微博等交流平臺也成為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欺凌者借網絡或電信設備以文字、圖片等形式攻擊受害人, 也被稱為網絡霸凌。
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后遺癥相當多,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飲食不正常等,并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
從結果來看,小蓓的表現也有類似之處。
每個孩子都應該正確地成長
采訪中,小蓓班主任說了一句話:“希望所有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她看到了小蓓因此受到的傷害,也注意到了P圖同學因此產生的恐懼。從這一角度來說,兩個孩子都可能是受害者。而這也是作為教育者最該發現和及時糾正的問題。
畢竟她們都還是在校園中的孩子,正在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過程中,出現某些問題,甚至犯錯誤似乎是在所難免的。
面對小蓓的遭遇,不同人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校園霸凌;還有人說,這不就是孩子之間開的玩笑嘛?何必興師動眾?
其實個人認為,這個時候只有一個評判標準:換位思考。如果你的女兒被PS了半裸照,你會怎么想?作為一個15歲的孩子,她又會受到何等的傷害?
當然,對方的孩子可能確實并無惡意,不排除只是個玩笑,但這也無法改變小蓓受到傷害的事實。
個人認為,雖然現在沒有必要著急給事情上升高度,但也不應輕描淡寫。最重要的是如何消除影響,把對孩子的心靈傷害降到最低,并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一定不止于課本。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做人、做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面對挫折和意外的心理應對;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等等。都是在成長路上需要正視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