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江西藝術考生可以查詢到自己的專業統考成績;春節后,在贛設點組織藝術校考的學校將拉開藝考大幕,這對那些想考名牌藝術院校的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場更大的挑戰。近日,記者走進幾位在讀藝考生當中,聽聽他們的藝考親歷。
初試:經歷現場版“一站到底”
“藝術聯考是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綜合性專業考試,由各大藝術類院校組織學生在高三第一學期末舉行,包括美術、音樂、舞蹈、編導等。考生只有獲得報考院校的專業合格證,才具備了全國高考(精品課)(精品課)(即文化課考試)后的藝術類專業志愿填報條件,也就是說如果考生沒有拿到專業合格證就失去了藝術生這個身份,只能以普通考生參加高考,不能報考藝術類志愿。選擇藝考這條道路走進大學,就意味著我要比普通高考生經歷更多的競爭。”南昌大學16級戲文學生陳欣桐如是說。
2015年考取中國傳媒大學編導專業的毛紫薇告訴記者,她平時成績很好,考一所重點211大學應該沒問題,但是出于愛好,她仍然選擇了藝考:“可能會有人看不起藝考生,但是我不這么覺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藝考比高考更折磨人。但和高考一樣,結局也可能是落榜或差強人意。但是有一點,無論選擇什么,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己的選擇,認可自己的選擇。”在2015年的藝考中,她選擇了參加三所院校的考試:浙江傳媒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
毛紫薇說,她的第一場藝考是在浙江傳媒大學進行,也是她最緊張的一場。“戲文專業初試安排8個人一組搶答文藝常識,大家都很拼,感覺就像在經歷現場版的一站到底。不過很幸運,那些題目我大多數都準備了,所以我是當時搶答得最多的。”
競爭:3000人報考只錄35個
而毛紫薇在中國傳媒大學的考試則沒那么輕松。文編專業每年參加考試的考生超過3000人,發下來的合格證只有120張,最后的錄取名額則只有35個。小組討論、才藝表演、現場編文……不同專業的考試內容不一樣,但競爭壓力都非常大:“我當時抽到的試題是談談對維和部隊派遣非洲的看法。大家都是搶答,搶答慢的人基本第一輪都會被淘汰,我當時特別緊張。”頂住壓力進行考試的毛紫薇終于考取了中國傳媒大學。“其實我更想去南京大學,但是很遺憾,沒有拿到那里的資格證。
備考:每天十多個小時集訓
藝考與高考的難度很難衡量,藝考生平常備考中遇到的困難也是常人無法體會的。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背誦文學常識;下午看兩部電影,晚上寫兩篇影評外加一篇短故事;有時還會加上一些面試訓練,每天十多個小時都跟影視、文學打交道。這是南昌大學16級戲文學生陳欣桐準備藝考的集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