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特意成立了5人‘幫扶小組’,由他媽媽和另外3位同學組成。這3個同學是流動的,隨著座位調整,班上每個同學都和他有交流的機會。”劉后勇希望,全班同學團結在一起的“洪荒之力”能助他成長。
站隊時站得不整齊,上體育課跑偏方向,上廁所太慢太磨蹭,上課聽課走神兒,同學們都會及時糾正他,提醒他。一年后,班級同學慢慢習慣了,接納了這個“特殊”同學的存在。張衛漸漸和同學們有了交流,有些同學如同“守護神”一樣,形影不離地照顧著他。
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張衛只能讀一些簡單句子和詞語,三年級一次語文課上,他竟然一口氣流利地讀完了一段課文,全班同學不約而同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感動得想哭。”王玲把這件事記在了日記里。
讓劉后勇欣慰的是,5年來沒有接到過一次來自其他家長的抱怨和投訴。顯然,別的家長對于張衛充滿了寬容和鼓勵。對此,王玲感激不盡,每次班上同學打掃衛生,她都主動攬下擦窗的活兒。
“時間過得真快,5年就這么過來了,張衛和他媽媽都成為我們班級的一分子,融入了這個集體。”班主任劉后勇感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