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華(化名)在西安市城南一所高校商學院經濟學專業讀大二,她通過微博向華商報官方微博反映,概率論代課老師每次課前都要提問,回答不出來的,課后把概念抄十遍,下一節課,再提問不同的同學不同問題,回答不上來的,回去抄新的概念二十遍。
中小學“機械罰抄”經常見諸報端,但“疊加罰抄”的做法在大學還是比較少見。記者采訪不少教育界人士,一方面不少青年教師“吐槽”現在有 的學生壓根不看書,花心思抽查學生的老師已經是“業界良心”,一方面不少大學生稱可以對自己負責,不需要用這種“重復抄寫”方式來強化學習,也有很多人為 這位老師“較真”的做法點贊。
>>學生:
抄一條概念20遍得一個小時
“老師罰抄的行為非常過分,讓學生忍無可忍。”小華在微博上說,“以一條3分鐘來算,抄一條概念二十遍就要一個小時,僅僅抄五條概念就得5個小時,就是不吃不喝不休息埋頭苦干奮筆疾書也要半天。”
“老師希望引起我們對這門課的重視,希望我們能好好學概率論,我們能理解,但這無異于變相體罰。”小華說,“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種做法 欠妥。為了達到讓我們重視這門課的目的,完全可以罰我們回去看例題,做課后習題等等,沒必要把3分鐘就能解決的概念,非要我們花5個小時去重復進行完全沒 意義的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