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何蕊來到鄭州大學實驗小學工作。“不會打扮”,何蕊這樣形容自己,加上年紀小,不少家長懷疑:這個老師當班主任,能帶好班嗎?
何蕊察覺到家長的心態,心里有些失落,但生性倔強的她,再次用“何式”自我激勵法給自己打氣:“沒有我何蕊辦不到的事兒,我非要干出一番名堂。”丈夫說,每天下班后接上何蕊,她打開車門的第一句話,必然與學生有關。平日里,倆人聊天的內容,80%都是學生。就連手機里的照片,也大部分是學生,數量遠遠超過他們倆人的合影。
“她是個‘迷糊精’,不認路、丟三落四,但就是對學生的事兒記得特別清楚,我經常說,她所有的聰明都用到了學生身上。”丈夫谷宗博忍不住開起了何蕊的玩笑。
有的孩子身材較胖,何蕊還會提醒家長督促孩子減肥,保持健康體魄;有的孩子把同學的玩笑特別當真,她建議家長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更加開朗;有的孩子經常被送去午托班,她會提醒家長多接送、陪陪孩子……
“起初我們確實對何老師有質疑,一年多的相處,真正明白了‘日久見人心’的含義,何老師為孩子付出了太多,把孩子交給她,放心!”家長賀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