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法”已融入到學校的管理機制和校園文化中
依法治國,從青少年抓起。提及法治教育,許多人頗不以為然,認為這已經是每所學校天天在做的事情,誤以為法治教育就是簡單的普及法律常識和行為規范教育。
據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傅松介紹,華政附中其實走過了“法制教育-法治素養-尚法精神”的三個階段,真正進入了“依法治校”的實踐,“尚法”不僅滲透到了學校的依法治校管理機制,而且已悄無聲息地融入到了學校的校園文化之中。
做什么作業?要不要穿校服?能不能帶手機?誰說了算,校園聽證會上見分曉!這已然成為學生的一種“口頭禪”,這樣的學校文化不僅僅體現在學生中,其實已滲透到每個教師、每個學校管理者的血液中。
教育咨詢委員會、學生事務中心、班級“管理委員會”,“分布式管理”的學校治理運行機制保證了“民主公正”的治校機制這個大機器暢通運行。學生通過學生事務中心、通過“校園聽證”參與治理學校,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成為了學校管理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