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15年來最大規模改造已進入“下半場”,將新增一個真正意義上面朝大海的正南校門
校主陳嘉庚
95年前的心愿:
當年,外國的輪船來往廈門港時,能從海上一眼就看到一字排開的群賢樓群。
建南樓群由“一從四主”的五幢樓組成。
廈大演武運動場改造施工現場。 (本報記者 姚凡 攝)
嘉庚樓群。(本報資料圖)
改造施工現場全速推進。
大約再過10個月,在“廈大訪客中心及演武運動場改造項目”完工后,廈門大學將有一個真正意義上面朝大海的正南校門,后者將會把廈大完整地、毫無遮擋地展現給世界。
這將實現95年前廈大校主陳嘉庚的心愿: “要讓外國的輪船來往廈門港的時候,能從海上一眼就看到一所壯觀的學府”。
去年9月啟動的這一建設工程,還將使得一度躺在95年前設計圖紙上的廈大軸線,清晰浮現,這條軸線沿新建的正南校門正中心出發,連接群賢樓群的陳嘉庚雕像、群賢樓群最中間主樓,盡頭是五老峰的最高處。
“廈大訪客中心及演武運動場改造項目”是廈門市的重點工程,最直觀的變化是,它將“改善廈大體育運動場地條件”、“還給廈大清凈”。事實上,這項工程遠不止這些,背后還有更有趣的事。
近日,廈門市演武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本報介紹工程的“前身后世”。
改造工程包含三大部分
“廈大訪客中心及演武運動場改造項目,被認為是廈大近15年來最大的校園改造工程,上一次廈大這么大規模的建設,是現在位于芙蓉湖畔的嘉庚樓群。
簡而言之,新工程包括三大部分:
一,將廈大演武運動場轉個90度,使之從東西走向變為南北走向。
二,在大學路旁建設廈大真正的正南校門。
三,建設訪客中心和停車場。這項工程是在演武操場下挖17.5米,建設一個下沉式接待游客的訪客中心和停車場。其中的訪客中心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外人進入廈大的等待區——今后,要進入廈大的游人不必像現在這樣“風餐露宿”地在校門口排隊;二,訪客中心還有符合校園風格的咖啡廳、茶室、書店,24小時營業。
運動場面積擴大四倍多
廈大校方早前介紹說,演武運動場改造醞釀已久,改造目的有二,一是改變目前廈大運動設施不足和簡陋的現狀,二是改變演武運動場的走向,從原來的東西走向改為南北走向。
校方說,標準的田徑場是南北走向,可以避免運動時光線刺眼。但是,廈大演武運動場一直是東西走向,那么,日出東方、日暮西方,迎著陽光,都會使運動場上的人不舒服。
此外,此次演武運動場的改造,還將“生”出一大片運動場,增加了足足19個籃球場。運動場的面積,將從過去的2萬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9萬平方米,擴大四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