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并非都有效果
付出了時間和金錢就一定能提高成績嗎?
“我弟弟成績太差了,參加輔導班后,成績略微有點提高吧。不過,即便成績沒有提升,也會繼續上輔導班,用我媽的話說就是圖個心里安慰。朋友、鄰居的孩子都在上輔導班,總不能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吧。”王楓說。
梁靜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上輔導班的有兩類學生,一類是本身學習很好,但想出類拔萃、更加優秀,這類學生上輔導班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另一類是學習成績不太好的,這就因人而異了,總體來說感覺成績并沒有提高多少。
參加輔導班是否有效果,除了學生本身的原因,與輔導機構的師資力量也有很大關系。
韓瑤告訴記者,她現在工作的教育培訓機構規模很大,在全國開辦了400多個學習中心,算是大型企業,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保障。培訓機構的老師都有本科以上學歷,只要講課講得好就可入職,教師資格證并不是必備的證書。“不過,領導有時候也會忽悠家長。一般來說,家長更希望授課老師是師范院校畢業的,所以領導就要求我們對外聲稱是師范生,讓家長更加信任我們”。
當然,并非所有輔導機構都對師資有要求、都能保證輔導教學質量。
“我曾經在一家小型教育培訓機構工作,那里的問題實在太多,沒過幾天我就不干了。”韓瑤說,那家教育培訓機構虛報老師學歷,而且沒有正規執照,他們拉學生家長全靠連哄帶騙。“有些家庭的經濟條件不算好,但家長都把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交給了這家培訓機構,我看著挺難受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