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沒給他溫情脈脈的懷抱。起先三年,能騰出功夫學習的兼職他都做。房產中介、大學保安、甚至廢品也沒少收,當兩個月沒賣出去一套房子的時候,譚超才意識到,他成了社會鏈條里最脆弱的那一個平衡:“哪行哪業都不是那么容易插手進去的,尤其一個沒有任何人脈和背景的應屆畢業生。”
工作不順利,復習也讓他感覺“身體被掏空”。白天干活,晚上看書,這種強度說著和想著都容易,可是忙累了一天回家,整個人都想變成一塊口香糖,糊在床上不下來。可他沒辦法,洗把臉就得開始復習。“只睡三四個小時太正常了,成宿通宵也有過。”當初放出去的豪言成了讖語,連續三年,他都沒能通過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生考試的筆試。
好在家人都非常支持他。“考不上就慢慢來唄,考上為止。”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妻子曹程程,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我當時就是覺得他能成,他有韌勁兒。”
從快遞小哥到大師兄,從送貨到店主
做快遞是從2010年開始的。沒有合適的交通工具,也不熟悉路,一天能送上30個件,就是他最好的成績。最少的一天,他才送掉兩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