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是政協的工作優勢,有利于擴大參與、問計于民;更有利于齊抓共管、破解難題
3份9個類別共49項調查結果,為精準分析中小學生“減負”的相關問題提供了充分的數據支撐
為了匯聚更多的民意和民智,多位政協委員通過視頻直播和微信、微博等形式與網友直接互動
假期來臨,各類補習班、興趣班再度火熱。一位家長給自己女兒報了兩個補習班,一個興趣班,無奈地告訴記者:“孩子負擔重,學得不開心,但又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實在是沒辦法。”
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已成社會共識,但“想減不敢減”的尷尬局面依然存在。針對這一社會難點,云南省政協在前期調研基礎上,日前召開專題議政協商會聚焦這一社會難點問題。
聯合調研、聯合議政,通過協商解決復雜難題
“老大難問題!”聯合議政協商會上,云南省政協副主席高峰直面主題,點出了這次將“中小學生減負”作為聯合議政協商會議題的原因,“中小學生負擔過重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和我國基礎教育科學發展,也是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民生問題。”
“減負”并非一時的議題,問題由來已久。1955年,教育部發出新中國第一部“減負令”——關于減輕中、小學校學生過重負擔的指示。60多年來,國家先后下達過十多道“減負令”。
家住云南昆明市的張女士,給女兒報了語文、數學、英語三個補習班,還單獨給孩子報了古箏興趣班。“學習成績要不斷提升,興趣特長也不能落下。”張女士算了一筆賬,平均下來每個月花在培訓上的費用,就有好幾千元。不少家長還選擇了網課形式,孩子的課余時間基本上都被各種各樣的“補習”占據。
“減負”的困難和復雜,成為云南省政協選擇聯合議政協商會作為履職方式的原因。云南省政協常委、云南冰鑒律師事務所主任陳維鏢說:“中小學生減負問題涉及教育、市場監管等多個職能部門,單靠一個部門解決不了。”
人民政協恰恰可以在解決一些綜合性問題上發揮優勢,提供給各個利益相關方一個平等協商的平臺。
會議籌備過程中,云南省政協專門成立省政協委員、昆明市政協委員和有關職能部門、新聞媒體的聯合調研組,走訪省內各地,還前往重慶、安徽等地,實地走訪學校、培訓機構,與一線教師及學生、家長深入溝通,取得大量第一手資料,學習借鑒省內外許多成功經驗。
首次網絡直播,首次問卷調查,匯聚更多民意民智
“我的孩子今年初二,每天晚上的作業都非常多,經常要寫作業到晚上12點。我很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但又不想降低對孩子成績的要求,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改變?”
政協網絡直播間,一名打進電話的網友說出了很多家長共同的焦慮。為了匯聚更多的民意和民智,多位政協委員通過視頻直播和微信、微博等形式與網友直接互動。
參與網絡直播的陳維鏢委員耐心回答家長的問題:“要關注培養孩子的興趣,這樣學習效率才會高。”“家長要注意多一些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來自一線崗位的政協委員、高級教師張蕓也給出建議。
據介紹,這是云南省政協首次通過網絡直播和文字互動方式邀請網友參與“面對面”協商。圍繞“各類托管機構、校外輔導班非常搶手,價格水漲船高”“家和校之間對于教育孩子應負的責任如何分擔”等話題,參加直播的委員們與網民進行了深入的互動討論。
“作為一名家長,你的焦慮主要來自哪些方面?”“孩子的睡眠時間充足么?”“是否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晚托班?”作為此次聯合議政活動的又一創新形式,一份關于“云南省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問卷”剛一發布,就引起各方關注,面向學生、教師、家長等主要群體,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收到了147萬份有效反饋問卷。
“六成學生認為父母要求過高是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超過七成的教師認為目前的工作負擔重”“九成以上的家長表示了對孩子成績的擔心或焦慮情緒”……根據統計分析,云南省政協迅速形成3份9個類別共49項調查結果,為精準分析中小學生“減負”的相關問題提供了充分的數據支撐。
通過前期調研和調查,云南省政協基本摸準了減負問題的癥結所在。“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原因之一是優質教育資源短缺。云南省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辦學存在明顯差異,造成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得不參與到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競爭當中。”高峰說,家長和學生普遍受“搶跑”理念驅使,自我“增負”,出現了“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和“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新問題。
注重落實,職能部門現場回應,有關部門行動迅速
“‘聯合’顧名思義,就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聯合是政協的工作優勢,有利于擴大參與、問計于民;更有利于齊抓共管、破解難題。”高峰說。
長達半年的周密籌備,為聯合議政協商會的正式召開提供了扎實的基礎。
“要破解頑疾,需要強化政府教育責任考核導向,將免試就近入學、嚴禁小升初考試、義務教育均衡水平等列為各縣區政府年度目標考核的重點內容。”“建議研究制定省級法規,進一步規范政府、教師、家長和學校各方面的行為。”會上,10位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繞“中小學生減負”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精準“問診”。來自一線的委員也介紹了不少經驗,例如,昆明市已經開始在師專附小和中華小學等學校試點課后服務。
“我們會堅決禁止各種施加給學校的非教學任務。”作為政府職能部門,云南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給出了回應,“將繼續做好‘減負’的加減乘除法,取消無用、無聊、無效、無趣的課內外作業,加強學生品德修養,提高課堂質量。”
針對委員提出的建議,云南省司法廳提出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教育立法,推進減負工作的地方立法進程;二是對中小學教育各類文件,在制定、發布、評估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源頭上防止違法文件產生;三是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四是把涉及教育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列入普法宣傳計劃。
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南省市場監管局對全省登記的618戶經營范圍中含“培訓”的企業進行了排查,從中梳理出21戶清理整治的對象。近期,還將對教育部門正式批準設立的贏利性民辦學校,依法辦理登記注冊,并配合教育等部門對無證無照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治理。
“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這個事情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調整人才選拔機制開始。”云南省副省長陳舜現場表態,“此次聯合議政協商會公開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匯聚民智,形成了諸多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下一步我們將協同相關部門,逐條梳理,認真研究,充分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