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原作者20分僅得6分事件始末 作者王亞回應只得6分
1月21日,一則“高中閱讀理解原作者20分只得6分”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熱議。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是剛剛結束的蘇州高二年級語文統考中,有一道現代文閱讀理解題目,文章摘選自作家王亞的一篇散文《清明》。有學生考后通過微博直接聯系上了王亞,并請她作答,王亞也很快作了回應。沒想到對照標準答案,20分的題目,王亞也僅僅能拿6分。
△這名網友通過微博聯系王亞老師,把題目發給了她 圖片來自網友微博截圖
作者:考試有考試的語言系統
1月21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聯系上了王亞。王亞是一名作家、教育工作者,目前在湖南省株洲市教育局工作,此次蘇州高二語文統考閱讀理解的文章系摘錄于其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聲色記——最美漢字的情意與溫度》。
△閱讀理解原作者王亞老師發給現代快報記者的對話
王亞告訴記者,1月16日晚,一名自稱蘇州的高二學生通過微博主動聯系到她后,又通過私信將當天語文統考的閱讀理解題目發給了她。王亞作答后發了過去,有意思的是,事后該名學生在標準答案公布后,竟然一項項給她的作答打分,最終成績是6分。
△閱讀理解原文
△閱讀理解試題
“這個很正常,考試有考試的語言系統,作家不一定掌握了這套語言系統,所以不一定能拿高分。”王亞如此解釋道。
王亞說,作家寫出文章,讀者在文本基礎上完成再創造,方能使之成為作品。讀者眾多,對文本的解讀,不一定也不可能與作家完全吻合,出題老師也是如此。所以出題跟作者本人意圖有差別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