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進行招生培養模式改革,并開設試點班。試點班從北大、清華和中科大等國內外名校的非醫專業本科生中選拔。學生經考試錄取后,在本科第四年進入協和開始醫學專業學習。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從北京協和醫學院了解到,首期試點班共招收了16人,其中12人來自上述三所高校,四人從境外名校考入,他們中1/4是從理工科轉入醫科。
肇建“4+4”臨床醫學教育模式
協和醫學院教務處長馬超教授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百年歷史的協和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生源一直都是優中選優,錄取分數超過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的大部分專業,今年各省前20名的考生就錄取了15位,其中包括生物和化學的全國競賽金牌獎得主。
但據馬超教授介紹,協和醫學院傳統的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每一屆約有5%的流動性,他們大都是在醫學預科階段感覺不適合這個專業,申請轉到清華其他院系;同時也有清華其他院系學生通過校內二次招生或轉專業轉入協和。“我們做這個試點,是希望對醫學精英人才的招生培養做出探索。”馬超教授說,以美國為代表的本科畢業起點的“4+4”醫學院教育,優點是可以通過遴選各學科背景的優秀人才,將多學科的“基因”注入醫學。
大學生經過本科教育后,心智更成熟,之后再選擇進入醫學院的人肯定是出自對這個職業真正的熱愛。在新百年起點上的協和醫學院此次試點,肇建了真正意義上的“4+4”臨床醫學教育模式,希望招到更多愿意投身醫學的頂尖學生。
五項考試三項保密
試點班首期班已經開學兩個月,16名首期班學生之一劉立洋對當初的考試選拔還印象深刻。這個原北大學生告訴北青報記者,考試共分五項,一天完成。除了面試和英語考試,其他三項的考試方式都挺讓他意外。雖然這三項考試的方式不能透露,但可以肯定,這些考試不僅要考查醫學生必要的職業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還要看動手能力和溝通能力。
培養方面,學生在本科第四年進入協和醫學院,開始為期五年的醫學專業學習。畢業時和目前的協和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一樣,達到要求者均可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可以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并進入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至于培養方式,馬超教授強調,試點班采用的是目前在國際醫學教育取得共識的多學科整合、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結構。臨床教學中實行與國際接軌的學生融入病房醫療團隊、在實踐中學習的教學模式,強化臨床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診斷學、臨床綜合課及臨床見實習均在協和醫院進行。
文科生也可報考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首期試點班共招收了16人。其中七人來自北大,三人來自清華,兩人來自中科大,還有四人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香港大學等境外名校。“本來我們今年沒計劃從海外招生,沒想到有同學聽到消息后主動聯系學校,毛遂自薦。他們都是從國內高中考到境外名校的中國學子,將來志在回國從醫,所以很重視我們這次試點班的招生機會。”馬超教授說。
16人中10人來自生命、生物、衛生等醫學相關專業,另有四人本科學的是地質、能源、環境、力學等理工科專業,還有兩名經濟學雙學位的學生,學科跨越非常大。據馬超教授介紹,今年來咨詢報名的還有不少金融等文科專業本科生,但由于醫學院對考生在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有一定的學分要求,因此將很多有意報名的學生攔在了門檻外。今后有望有更多包括文學、金融、工商管理、法律等專業背景的文科生報名,學校也希望有意從醫的同學早做準備,及時預修符合報考要求的學分課程。
對話
“北大同學讓我多保重”
王天驕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首期試點班錄取的四名從工科轉來的同學之一。她本科就讀于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能源與資源工程專業,同時輔修經濟學雙學位。雖然已修完本科專業,但由于要補修一些協和要求的生物專業學分,她將推遲一年到協和報到。她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圓自己的學醫夢想。盡管北大的同學聽說她的選擇后都對她說“多保重”,但她已經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思想準備。
北青報記者:從能源到醫學的跨度這么大,你為什么選擇考協和的這個試點班?
王天驕:原因就是我對學醫有一些興趣吧。我高考時因為分數和其他一些原因,很遺憾沒能去協和學臨床,大學期間有時候回想起高考填志愿的時候也為沒有學醫而遺憾。現在剛好有這個機會,而且還是去協和這個國內頂尖的醫學院,所以很想試一試。另一方面,我覺得自己的性格比較適合學醫,自己更喜歡這種應用型的專業,可以將所學以及科研應用起來,而且在自己的職業中獲得的成就感很強——這種成就感是很多其他專業不能比擬的。
北青報記者:你在北大的同學、老師有什么反應?
王天驕:北大的同學都挺驚訝,但也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出路。他們都覺得協和很不錯,但也讓我以后多多保重,哈哈,畢竟學醫要經歷一個比較艱苦漫長的過程。
北青報記者:加上多花的一年,你將為協和的臨床醫學博士學位付出9年時間。協和臨床醫學的課程難度、畢業難度都很大,尤其你還面臨跨專業的挑戰,你為未來做了怎樣的心理建設?
王天驕:我正在補一些生物相關課程,現在感到跨學科還是有點難度的,將來學醫學也是這樣吧。我做好了心理準備,犧牲娛樂休息時間投入到學習上,是可以承受的,畢竟是為了自己的夢想,這點苦和累不會阻礙我。可能在外人看來是苦的,在自己內心是快樂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