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拓寬了視野
在海外學子中,除了研究生外,還有得益于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的發展而出國訪學交流的學者。他們是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訪學經歷于他們的意義,是在求學的同時,可以用比較的眼光,觀察、評鑒進而對中外學術環境、成果做出客觀的評價,并在回國后運用于教學中。
在法國里昂訪學的孫老師表示,訪學期間,在專業領域進行了大量閱讀和資料收集,不僅開闊了知識視野,而且反思既往,吐故納新;其次,與眾多杰出學者結為同事,開展學術交流,舉辦學術講座,交換思想,砥礪學術,增進了解和友誼。
在英國牛津大學訪學的楊老師在接待導師的課題研究中,獨立承擔了一個子課題。這一機遇讓他能從選題開始,就與導師和課題組成員討論。“從擬定研究方案、采集標本、樣本處理、實驗室分析、數據收集,到撰寫論文,我都認真準備,充分思考,體會接待導師如何提出問題、設計方案、開展研究和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從中,我對中外研究現狀有了比較,對學術前沿有了把握,這對自己未來的學術走向影響很大。”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