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預知危險保護隱私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留學生Billy告訴記者,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就是要學會預知危險,學會保護自己隱私。
Billy說,見過幾起失竊案,都發生在主人不在家時,可罪犯怎么知道有沒有人在家?什么時候來行竊?因為足夠了解,才能下手。而這些信息的暴露者,就是自己,一些“情報”,很多都是通過推特、Facebook、微信等公眾平臺泄露的。Billy說,一定不要在公眾平臺上泄露自己的行蹤、曬奢侈品等等。還有,在一些周邊環境復雜的地域,多注意周邊環境別玩手機,一些同學就是在大學附近每天上下學的路上遭遇搶劫,被人尾隨了都不知道。其實,生活中很多危險都是可以預防的。
和親近的人保持聯系
田慶鋒博士說,還有一個保證安全的前提:就是和親近的人保持聯系。比如外出前告知自己親近的人,出門前給室友,或者較為親近的人留下充足的信息,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等,甚至告訴國內的親人和好友。再比如及時將自己的最新地址告訴家人和朋友,約定緊急聯系人,都有助于突發事件的救援,也是比較妥當的辦法。
此外,利用手機告訴親人自己的行蹤。大家知道,iPhone有一個查找我的朋友和查找我的iPhone功能。打開定位,按照相應操作“邀請朋友”,對方同意后就可以關注到你的位置。
除了和國內的父母保持聯絡,也不要忘記當地領事館。出國伊始,馬上去當地的領事館登記,確保應急聯絡。
別落單 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也很重要!避免“宅”在家里和外界隔絕,別讓獨來獨往為安全留下隱患。
由于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投資巨大,在較大學習壓力下,一些留學生本人也長期背負著思想包袱,特別是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心理問題往往趁虛而入,而最常見的就是“抑郁”。
田慶鋒說,在留學生群體中,部分人因為遠離家鄉、學習壓力、生活壓力等因素導致思想壓力過大。如果再加上性格內向等因素,一些人是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心理學博士姚昭說,調查研究發現,社會溝通障礙,人際關系淡薄,又缺乏情緒處理能力,以及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大,容易被邊緣化,時常感到孤獨,來自父母家人的期許與壓力,經濟負擔等等都會導致抑郁癥幾率增加。這類人恰恰缺乏和他人的溝通,喜歡獨來獨往。田慶鋒說,在獨來獨往的人群中,即使出現了安全問題,也很難盡快發現。保持心理健康也是“留學安全”的一個重要前提。
已在美國有著十年生活經歷的留學生Jerry告訴記者,平時要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和集體活動,學會自我放松和心理減壓,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遇到困難爭取得到父母親人的理解,都能防范心理問題的出現。 本組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彭宏 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