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抉擇
今年8月,滿懷信心歸國之后,小周卻發現7年的留學經歷并沒有為他贏得一張求職的“綠色通行證”。他和國內的學生一樣,要通過各類考試才有面試資格。
小周發現,在國內,藝術類專業就業面很窄,要么進高校當老師,要么自由創作。考慮到穩定性,小周選擇了前者,然而連續參加兩所高校的招聘考試之后,小周有些沮喪:“國內很多高校對博士是免試錄取,但對于留學生卻沒有特殊政策,即便是國外名校的碩士畢業,也必須和國內學生一起考試,絲毫沒有優勢。”
如果一直考不上怎么辦?小周曾想過回俄羅斯再深造,但父母年歲漸長,他希望早日成家安定下來。“最后可能會選擇考國內學校的博士,然后直接進高校。”小周嘆了口氣,對于他而言,這樣的抉擇充滿無奈。
小周常反思,當時的抉擇到底值不值。畢竟7年時間一晃而過,國內的同學們有的開了公司,有的成家立業,自己回來卻不得不從頭開始,就業機會甚至不如國內普通大學的博士。
巨大的落差
25歲的小樊來參加講座只是想了解創業優惠政策。小樊告訴記者,他在香港讀的大學,幾年來的花費和出國留學無異。
小樊說,2011年高考完,以他的成績,在內地也可上名校,但父母依然砸鍋賣鐵把他送到香港讀書。主修經濟學的小樊在港期間省吃儉用,最窘迫時兩個人租住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即便如此,平均每年的花費仍得20萬元左右,這對于一個工薪階層的家庭而言,幾乎花光了全家所有積蓄。
“想要找真正專業對口的工作太難。”畢業回昆后,小樊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即便他期待的月薪僅4000-5000元。
多次求職受挫,小樊和朋友決定合伙開一家設計公司。做了1年多,一直沒什么起色,只能勉強維持運營。
“父母一直希望我回來后考公務員,最近我也在做準備,還沒敢告訴公司的合伙人。”小樊苦笑著說,在香港的求學經歷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見識和閱歷,他從沒后悔過,但對于考公務員,他并沒有優勢,而且對于內地時事的關注較少,反而是他的劣勢。下一步該怎么走,小樊開始有些迷茫。
相關部門:或出臺政策促海歸就業
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處相關負責人分析,不能因為當前就業市場不景氣,就“一刀切”地否定留學的價值,畢竟相比國內的學生,留學生在外語以及見識方面,比國內學生更勝一籌,很多做跨境貿易的外資企業更傾向于選擇歸國留學生。“針對留學人員,國家可能要出臺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屆時我們會根據相關要求,制定本地相應的政策。”該負責人說,目前,各地都在不斷完善政策,吸引更多留學人員回國,促進經濟發展。
該負責人也提醒,不要盲目崇拜留學,出國留學的前提是家庭要有承受力,“留學致貧”得不償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