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勞工部數(shù)據顯示,美國大專院校的學費,截止2017年6月底的一年間,平均上漲1.9%。在此之前,美國大學學費過去30年間已大漲近400%,不僅令中產階級家庭備感焦慮,也使大學生貸款壓力激增。
2016年的學費漲幅大致符合通貨膨脹率,從1990年到2016年之間每年上漲6%,約為通膨率的兩倍。根據美國大學理事會的報告,若計算生活費支出,美國學生就讀四年制私立大專院校,每年平均應付費用則在上述期期內上漲161%至2.75萬美元。
但最近大學和大學生之間的關系,已成為供給充足而需求成長停滯階段。1990至2012年間,兩年制和四年制大專院校增加33%至4726所,但學生注冊人數(shù)卻比2010年的高峰減少逾4%,部分原因是就業(yè)市場轉好,較少人回校學習新技能。另有經濟和人口因素,例如生育率下降。
此外,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大學調漲學費常與聯(lián)邦政府增加補助學貸同步,補助減少會間接影響學費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