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消息,今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今晚20點,2012年3?15晚會主題為“共筑誠信有你有我”,晚會曝光了麥當勞、家樂福、中國電信等一批國際國內大品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虛假欺詐行為,揭露在新消費環境下的騙局和陷阱,彰顯了媒體的責任與公信力,傳遞了對民生濃濃的關懷。騰訊網作為晚會合作獨家門戶,對晚會進行全程直播。
據央視報道,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回收醫療垃圾以及二料,用于制作新的兒童玩具。含致病細菌及病毒的醫療垃圾,反復粉碎利用的廢塑料,制成了光鮮亮麗的兒童玩具,卻存在重大的健康隱患。
醫療垃圾中所含致病細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倍甚至上千倍。而將廢塑料粉碎后直接變成的“二料”,如果反復使用,牢固性變差,制作玩具時需要加入大量甲醛,使得有毒物質的污染水平會大大增加。
以下是央視文字實錄:
這里是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一家垃圾回收站里堆滿了回收來的飲料瓶、洗發水瓶、密封膠瓶。記者甚至還發現竟有很多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管、藥瓶等醫療垃圾。回收站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醫療垃圾都是從醫院收回來的。
我國法律明令禁止醫療垃圾回流社會,必須按規定進行銷毀。因為醫療垃圾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造成傳染性疾病,所含致病細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倍甚至上千倍。
然而,回收站的負責人卻說,這些塑料醫療垃圾可是本地的搶手貨。現在的市場價大概在9000元錢一噸,如果像針筒里邊還帶著白色助推器的,價格會便宜一點,大概每噸賣到8500元左右。
在澄海區最繁華的中心街道上,一家回收站的工人正在公路邊分揀舊塑料玩具。他告訴我們,他們的工作就是拆廢塑料。另一條街上,兩名男子正在把地上堆放的塑料垃圾裝進包裝袋。這些垃圾里面還摻雜著大量的沙土、舊手套、以及使用過的衛生紙等生活垃圾。
記者一路跟隨,發現這些生活垃圾被送到附近的一家商店。門口碩大的廣告牌上寫著“二料買賣”的字樣,而澄海的大街小巷遍布著許許多多像這樣的“二料”店。在一家公開售賣醫療垃圾的回收站門口處,居然也立著一塊牌子——“批發二料”!回收站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多次告訴記者,這些垃圾主要就是用來做玩具的。
在澄海,“二料”是玩具行業內的術語,指的是回收廢塑料加工成的玩具原料。《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中要求,生產玩具“所有材料應清潔干凈、無污染。”并且規定——“玩具所使用的材料應是新的、或須經過處理(且處理后的有毒物質的污染水平不應超過新材料的污染水平),且應無來自動物或昆蟲的污染。”
那回收站又是怎么處理回收來的廢塑料的呢?回收站負責人說,只要機器一開,他們就往一個粉碎機里倒一包多的廢塑料。記者調查時發現,大多數回收人員都會使用一種自制的粉碎機,將廢塑料粉碎后直接變成“二料”。一位“二料”供應商告訴我們,這樣的簡單粉碎后的“二料”就可以直接上機做成玩具了。如果摻雜的沙土太多,材料會需要熔化后過濾一下,做成顆粒。而“二料”造粒廠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加工,只不過是把料給過濾一下切成粒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