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
科學布局三大主體功能區
在泉州“一灣兩翼三帶”城市空間結構中,南安豐州和霞美部分地區屬泉州環灣中心城區,并有12個鄉鎮納入泉州總體規劃。該市科學布局中部濱江市區、南部濱海新城、北部綠色崛起新區等三大主體功能區,推動海西創業創新型經濟強市建設,形成高效、協調、可持續的空間開發格局,整體融入海西和泉州發展建設大局。
中部濱江市區將作為泉州城市副中心,逐步將省新、侖蒼、霞美納入南安市區管理,整合洪瀨、康美、雪峰,建設成以城市生態休閑新區為主的南安城市副中心;南部濱海新城作為泉州南翼新城的核心區,主動承接泉州、廈門兩大中心城市重點核心連接功能,推動沿海三鎮聯動發展;北部綠色崛起新區作為南安生態綜合經濟區,加快打造梅山羅東九都等新市鎮,做大做強北部中心節點。該市力爭今年年底完成總體規劃修編綱要,推進城鄉統籌進度,健全環灣高效交通網絡,加強城市與產業、港口聯動并進。
惠安
高鐵站前片區建設將啟動
惠安縣堅持“規劃引領城市發展”的理念,主動融入環泉州灣建設大局,不斷加大城市規劃編制力度,今年編制完成了縣域城鎮協調發展規劃、惠西片區發展規劃、崇武山霞分區規劃、斗尾區域總體規劃,啟動了惠安縣城市總體規劃擴規修編。
下階段,惠安縣將通過策劃、規劃生成一批城市更新與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基地等建設項目。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將啟動一批項目,在惠西區域,啟動高鐵站前片區、高鐵站前廣場、聚龍二期、黃塘鎮區改造建設四個項目;在崇武、山霞區域,啟動崇武古城保護與開發利用、石雕石材產業提升園、青山灣至西沙灣旅游項目、崇武北部后海片區、崇武古城安置及港后區等項目;在縣城區域,啟動惠黃路景觀整治改造、北關片區城市更新、嘉惠片區城市更新、惠泉片區城市更新、高鐵連接線縣城入口片區景觀改造等項目,從而進一步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建設品位,推動泉州北翼新城的發展。
安溪
大力打造“長坑—感德”區域
安溪立足“12810”城鎮發展體系,著力打造環泉州灣城市水源保護地和生態綠色屏障,加快融入環泉州灣城市經濟圈,呼應泉州中心城市發展。該縣積極推動4條高速路的建設,加快步入“高速時代”。
目前,金安高速橋梁樁基工程已全部完成,年底前可全面完成路基工程,預計明年6月可通車;莆永高速安溪段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正在進行房屋安置拆遷;泉三高速安溪連接線已正式開工建設;廈沙高速安溪段進展順利;省道308線尚卿至祥華公路改建工程明年3月份可全面完工。該縣致力做大做強中心城區,今年初東二環路全線通車,東西二環形成閉合,將中心城區開發面積拓展到25平方公里以上;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南翼新城、湖頭新城,并對有高速互通落地的鄉鎮,重點進行了“道口經濟區”的規劃,尤其是“長坑—感德”區域,將作為安溪繼“兩個新城”之后的又一個重要增長極來大力改造。
永春
城區立面改造三期工程啟動
永春主動呼應泉州中心城市發展,按照“山水名城、特色鄉鎮、美麗鄉村”三個層面和“一城三組團”的空間布局邁開發展步伐。
城市定位上,永春實施“大城關”戰略,致力把縣城打造成為我省山海協作中部通道上的魅力明珠,成為泉州經濟西進的橋頭堡。為此,永春投入1億多元,加快南環三期、桃源北路二期等道路工程建設。同時,謀劃啟動城區立面改造三期工程。包括實施湖濱路、桃溪北岸東段、城東北街等三個路段的景觀改造,改造路段近3公里,投資約4890萬元,本月中旬啟動,確保明年元旦前完成。
通過片區帶動,實現多級提升,永春新區建設藍圖初具。東平片區規劃總用地面積5.63平方公里,將打造成為永春現代輕工新城;城西片區規劃總用地面積7.11平方公里,將打造集居住、休閑、旅游、商貿等功能為一體的宜居新區;留安濟川片區規劃總用地面積5.2平方公里,將發展居住為主,結合商貿工業生產的城市綜合發展區。
德化
建設工業項目園承接產業轉移
德化融入泉州“一小時經濟圈”后,正發揮自然生態、陶瓷文化、“最佳人居地”三大比較優勢,呼應對接泉州中心城市發展,更好地接受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和產業轉移。
今年以來,德化加快編著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使得該縣城市規劃體系與泉州市總體規劃相呼應、相對接,已完成各類城鄉規劃27個,完成年度計劃的71.1%。
建好通道,強化輻射對接。德化正配合做好廈沙高速公路建設,爭取長泉高鐵途經德化并設立站點,力爭德化至永泰(嵩口)高速公路和安永德快速通道啟動規劃、加快建設,力爭今年底全面完成縣內省道的提級改造,暢通內外通道,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打造海西養生度假勝地,提高“兩區兩園”建設管理水平,建設生態屏障。優化發展環境,主動承接中心城區的產業輻射和轉移,建設寶美、鵬祥、詩墩、城東、紫云等10大工業項目園區,打造產業轉移、聚集和升級平臺,努力建成泉州產業轉移的發展腹地。
泉州開發區
老園區升級攜手新園區開發
坐落于環灣懷抱,泉州開發區正積極發揮“國家級開發區”金字招牌的作用,以老園區轉型升級和新園區開發建設為重點,為環灣建設提供新的動力引擎。
此前,泉州開發區對該區轉型升級進行概念性規劃設計,已完成成果的規劃編制工作。接下來,將生成一批適合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需要的城市建設項目。城市綜合體、國際商務大廈、新興產業育成中心、創業大廈等項目已在進行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其中,城市綜合體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58畝,擬建設大型商場、商務辦公大廈;國際商務大廈用地面積約23畝,將建設成為辦公物流用地;新興產業育成中心規劃面積105畝,將成為配套完善的產品研發展示平臺。同時,以打造新型產業重鎮為目標,官橋園區規劃建設等各項工作正在全面推進。園區一期引進機械、電子、彩印、模具等企業31家,開工建設的企業23家,已有7家企業試投產,另有近60家企業有意進駐。
泉州臺商投資區
城市設計展開國際競賽
今年以來,泉州臺商投資區主動融入泉州環灣城市建設大局,加快推進泉州灣濱水精品城區規劃建設步伐,精心打造生態型濱水新城。
在景觀規劃編制方面,泉州臺商投資區注重做好與環灣一體化景觀方面的銜接工作,組織開展沿洛陽江和百崎湖區域城市設計國際競賽工作,塑造并展現獨具魅力的濱海新區風貌。
泉州臺商投資區把今年列為“城市建設管理年”和“開發建設年”,全面鋪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道路建設,形成“十三縱九橫”的骨架路網結構體系;提升水電氣、通訊、排水排污、防洪排澇以及商貿、學校、醫院等市政配套設施水平,改善城市發展環境。今年確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0個,截至7月,完成投資10.67億元,已完成項目5個,17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8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均可在下半年動工建設。同時,全面啟動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建設金融超市、酒店休閑配套、孵化基地,提高城市化水平。
相關鏈接
部分完工或開工項目一覽
按照今年年初計劃安排的時間節點,國慶節前,將有21個項目完工,11個項目開工;明年元旦前,59個項目將完工,33個項目計劃開工。
國慶節前完工的項目:市直管理項目13個,包括見龍亭小區安置房、東海濱海公園一期工程、東海片區支十四路市政道路工程和泉州市中心市區LED彩燈夜景工程等;區級管理項目8個,包括鯉城區16座公廁、豐澤區16座公廁、洛江區公廁建設等。
國慶節前開工的項目:云山片區城中村改造、觀音山公園和青年樂園公租房等8個市直管理項目和華僑大學東片區改造等4個區級管理項目。
明年元旦前完工的項目:包括中心城區市政綜合管廊規劃布局等8個規劃、東海隧道、后渚至城東通道主線、坪山路高架橋、刺桐路改造等38個市直管理項目和南俊巷北拓及米倉巷危舊房改造、市區7條街道立面景觀整治、小區立面景觀改造提升等項目。
明年元旦前開工的項目:市直管理項目20個,包括市東海工人文化宮及大會堂、海星小區擴建工程、規劃建設及成就展示館和北峰—豐州組團滯洪排澇系統工程等;區級管理項目13個,包括泉州市溫陵商貿中心、鯉城龍頭山片區改造工程、站前大道(鯉城段)、江南學院和洛江新南片區改造工程等。(記者 陳凌鷺 曾聰虹 朱娟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