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眉山鄉大眉村委會熱烈慶祝“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創刊十周年”暨“閩南網三周年”
──南安市眉山鄉大眉村介紹
大眉村位于南安市西北隅,西與安溪縣交界,東與金淘,南與美林、侖蒼,北與詩山為鄰。處于眉山鄉鄉政府的所在地,交通便利,空氣清新,環境怡人,呈現出一片祥和安寧的景象。從眉山到金淘和眉山到侖蒼的公路均穿村而過,也有一條山澗小溪自北向南注入晉江之流西溪。全村共有14個村民小組,575戶人家,2331,外出務工人員700多人,低保家庭17戶,黨員36人。
大眉村屬內陸山區,溫度較低、降水多、濕度大、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全年平均氣溫18℃,年降雨量1800毫米。主要農作物有柑桔、毛竹、茶葉等。教育設施也比較完善,擁有眉山中學和眉山鄉中心小學和中心幼兒園,其中眉山中心小學雄踞村落中心,建有清華樓一座,光彩奪目,雄偉壯觀。另外郵電通訊設施完善,13個村實現移動通訊信號覆蓋。村村全部開通程控電話,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9﹪以上。
2013年,大眉村被確定為省級生態村,村兩委高度重視,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作為重點發展項目: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建設“美麗鄉村”組織架構體系,成立了以村書記為組長,全體村兩委為成員的“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全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廣泛發動全體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
二、強化規劃引導。抓住全鄉進行鄉村規劃的有利時機,開發利用和發展生態旅游為重點,對全村進行科學規劃和空間布局,確保不出現“兩違”現象,將生態茶園建設作為大眉村美麗鄉村旅游發展項目并進行總體規劃。
三、營造創建氛圍。一是在全村營造創建“美麗鄉村”良好氛圍,組織召開全村“美麗鄉村”建設動員會、推進會各1次,發放建設“美麗鄉村”倡議書500份,設立大型戶外廣告牌1座,布置羅馬旗50面;二是積極運作,擴大大眉村社會影響力,提高公眾認知度。
四、整合產業優勢。茶葉種植加工在大眉村歷史久遠,而坐落在眉山省級生態林保護區,建設生態有機茶園更是這當中的皎皎者,集農業旅游、觀光、森林農家、生態種植業、養殖業、生態茶園生產制作觀光、銷售等于一體的具有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為此,村兩委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將對其進行整合提升,致力打造生態茶園體驗休閑之旅,今后,三茶產業的有序發展,相輔相成,必能實現建設“美麗鄉村”美在發展、美在富足的內在要求。
五、推進家園整潔。堅持從“一把掃帚”開始,積極開展家園整潔行動。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網絡體系。購置1輛垃圾車,設立10個垃圾圍,設立30個垃圾桶,組建6人的保潔隊伍,對村主干道進行保潔并清運垃圾。購置300個小垃圾桶、8000個垃圾袋,分發到農戶家中,與農戶簽訂門前“包掃、包集、包整治”的三包責任制,推行垃圾袋裝化,形成垃圾“戶集村收村運鄉處理”的垃圾收集體系,達到村莊環境整治效果。
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積極開展評選清潔示范活動,對整改積極的,驗收達標合格農戶,采取獎勵垃圾袋形式給予鼓勵。三是大力推進村莊花化美化。在水旁宜林地段綠化率達80%的基礎上,在村主干道兩側、房前屋后等種植茶花、海棠花、扶桑花、三角梅,同時,加大舊村復墾工作力度。
相信在各級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村兩委及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大眉村的美麗鄉村建設一定會越來越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