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飛“吻” 還要四步
天宮神八對接示意圖
N法晚 新華
天宮一號昨日發(fā)射升空后進入高度約為350公里的近圓軌道。神八11月1日發(fā)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里的近圓軌道,等待交會對接。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除了載人航天器的發(fā)射并返回技術、空間出艙活動技術之外,載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術之一。
迄今為止,全世界共計進行了300多次空間交會對接活動,但只有美國、俄羅斯掌握了完整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此次,如果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飛船成功“一吻”,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整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
天宮主導太空之吻
配合交會對接試驗,天宮一號和神八都必須裝有一個對接機構。這對類似“螺栓”與“螺帽”的對接裝置構造相當復雜,由幾百個齒輪傳動,至今只有我國和美、俄能設計制造。
對接成功后,天宮一號要為神舟八號飛船供電,動力系統(tǒng)也以天宮一號為主導,就像一個團隊中的“班組長”,始終掌控著工作進度和進展。
神八入軌后2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首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約12天,擇機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后,飛船于1天內返回。
對接需經四大階段
在與神舟八號“會面”之前,天宮一號要在茫茫太空中獨自走過什么樣的長路?測控通信系統(tǒng)副總指揮、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陳宏敏昨日說,神八發(fā)射之前,天宮一號要經歷四個關鍵階段。
一是發(fā)射入軌段。火箭成功發(fā)射后,天宮一號進入近地點約200公里、遠地點約350公里的初始軌道。北京飛控中心通過遠望三號航天測量船進行跟蹤,控制天宮一號建立穩(wěn)定的飛行姿態(tài)、展開太陽能帆板。
二是變軌控制段。根據飛控計劃,當天宮一號飛行至第四圈和第十三圈時,北京飛控中心對其實施變軌,使天宮一號由橢圓形軌道進入近圓形軌道。
三是在軌測試段。北京飛控中心將對天宮一號的對接機構等分系統(tǒng)進行測試,確保滿足交會對接要求。這一階段預計持續(xù)7至10天。
四是交會對接準備段。在神舟八號發(fā)射之前20天,北京飛控中心將通過3至4次軌道控制,對天宮一號進行軌道相位調整,使其進入預定的交會對接軌道,等待神舟八號到來。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