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空585秒后 “天宮”由北京接手
專題圖片:新華社發
實施無人自動交會對接試驗 “神八”飛船 天宮一號
(特派記者/王小飛)連日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重要的神經中樞北京航天城,對天宮一號任務的所有信息均守口如瓶。而在本月底,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585秒之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將接手天宮一號任務的控制任務。
航天城守口如瓶
在航天城大門外,有時候可以見到有記者乘興而來。他們四處打電話無果,翹首以盼無望,多番努力卻連大門都進不了,最后只能一無所獲怏怏離去。
航天城里的人這樣說:“我們的方針是少說多做。在任務成功之前,我們什么也不說。”
前天,記者在航天城看到一個公開陳列的模型,不太敢確信其為何物,便問一個正好走過的男性工作人員:“請問這是什么?”
對方回答只有三個字:“不知道。”說完,他匆匆離去。
不久,又走來一位女工作人員。記者說:“請問這是什么?”她說:“哦,這個啊?我也不知道。您等會兒我給您問問。”
半分鐘后,她走過來笑道:“這個啊,就是傳說中的天宮一號!”
升天用行動說話
這次交會對接任務的艱巨性不可小覷。因為對天宮一號任務設定的飛行控制目標是:“準確進入軌道,精確交會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安全撤離返回。”
也就是說,航天科技工作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我國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完成得干凈利落,非常漂亮。
位于航天城內的中國航天員中心,對交會對接任務提出的一句“戰斗口號”,準確地傳遞了參試人員的心態。他們的口號是:“成功是差一點就失敗,失敗是差一點就成功。”
本月底,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585秒之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將接手天宮一號任務的控制任務。從那時起至11月交會對接試驗的全過程中,北京航天城將用行動對所有問題做出回答,讓所有人理解它沉默的自信。
服役結束如何安全返回
隨著美國失控的“高層大氣研究衛星”墜入地球,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對地球安全產生一定的威脅。“天宮一號”在服役兩年結束后如何處理,也成為人們密切關心的問題。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學院教授焦維和表示,“天宮一號”不會對地球安全產生威脅,盡管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處理方案,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天宮一號”兩年后在嚴密控制下墜入大海。
據了解,歐洲太空總署最新的監測表明,在地球赤道同步軌道附近有大約700顆衛星成為空間垃圾。如何避免太空垃圾的碰撞和影響,也是本次“天宮一號”發射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都亨表示,目前如何清理太空垃圾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而在未來,空間站有控制地墜海或許將成為國際慣例。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