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3月12日訊 你知道中考作文一般怎么出題嗎?閱卷老師討厭什么樣的文章?怎么寫才能得高分?上周,福建教育學院特級教師石修銀來到泉州科技中學,為初中特別是初三學生講述中考作文的得分秘訣。
中考作文題注重考查對生活的思考
“三十年后的福州、最難忘的一件事、走過4月……這幾個作文題目,你覺得中考命題老師會出哪一個?”一開始,石修銀老師就給在座學生出了一道選擇題,讓學生從老師的角度出發(fā),想想一般中考會怎么出題。
“三十年后的福州,范圍太大、時間跨度太長,學生不好把握;最難忘的一件事,這是小學生作文;走過4月,有合理發(fā)揮的空間,所以這類題目比較有可能出現(xiàn)。”石老師用近幾年福州、泉州的中考作文題目作為例子,詳細進行闡述,讓學生明白,有三類題目是命題老師最喜歡的,一是生活體驗類的題目,二是生活感悟題,三是寫作思維題。
對于中考作文的特點,石老師歸納道,一般是文體自選,或敘或議,不少于600字。同時,石老師還提醒學生,這類題目都是要求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歷”,讓學生有話可說,而且特別注重考查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因此在寫中考作文時,不能平白直述,沒有任何的思考和觀點。
細節(jié)要有真實感惡搞作文可能得零分
在中考閱卷過程中,老師最討厭什么樣的文章?石老師認為,六種文章老師最討厭,包括不點題、觀點模糊的文章,開頭繞題的文章,脈絡(luò)不清的文章,內(nèi)容虛假的文章,陳舊俗套的文章以及思想缺失或不健康的文章。
“要吸引老師的眼球,最好是在標題、開頭、結(jié)尾或題記、后記等幾個地方進行點題。”石老師用漫畫、例文甚至是網(wǎng)絡(luò)段子等來對這幾種文章進行詳細分析。說到虛假文章時,石老師借用了一則不同學科老師不同的求愛方式這樣一個段子,既生動又形象地闡述文章的虛假原因之一:話語不符合身份。
有人說,中考作文可不可以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后悔事或做錯的事?石老師認為,完全可以,但在文章最后,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悔意,從而達到思想方面的升華。
而對于前不久網(wǎng)絡(luò)上流傳的《歷史亂套了》等一類作文,石老師堅決反對。他說,那些惡搞文化的文章、幼稚小氣的文章,一定不要寫進中考作文,有可能得零分。在細節(jié)方面,最好不要出現(xiàn)小王、小李、小明等字眼,缺乏真實感,而且盡量不要寫小學時候的事情,“別忘了你是在中考,小學那么陳舊的事就忘了吧!”
主題越獨特、角度越小越容易得高分
作文想得高分,也不是沒有妙招。石修銀老師就給學生們推薦了三種寫作方法:以小見大法、波瀾起伏法和一線貫穿法。
“在寫作時,角度越小越好,最好能抓住社會或生活的一件小事,來反映生活時代或表現(xiàn)人物形象。”石老師建議,不要把圈子畫得很大,導(dǎo)致沒有東西可以填充。而行文要吸引老師,可以小小設(shè)計一下,不要讓事件發(fā)展得太“順利”,可以用懸念、誤會、抑揚等方式,使事件曲折跌宕。“營造波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制造誤會,讓人跟著你的思路走,最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另外,石老師表示,在寫作過程中,不要面面俱“道”,只選擇一個細節(jié)、景物或物象特征來貫穿全文,尤其要重視景色的點染作用。
“文章內(nèi)容、主題越獨特,角度越小,脈絡(luò)語言等越清晰,就越容易得高分。”石老師建議,在距離中考還剩100天左右的時間里,學生可以按照這些方法進行練習,比如選自己最擅長的招式、最熟悉的素材,從最拿手的角度切入,確定一兩種作文形式來寫;寫完后問問同學能否看懂,有沒有錯別字或病句,最吸引他們的是哪些地方等;尤其是4月份以后,可以選一兩篇自己滿意的文章,讓老師提出修改方向,重新修改,寫出老師滿意的文章。
□相關(guān)新聞
《歷史亂套了》體驗最凌亂的穿越
浙江寧波一位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老師“@我們1班”微博曬出了一個學生寫的奇文《歷史亂套了》,文章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寫到趙本山當小品演員。你知道嗎?孫悟空和白骨精結(jié)婚了,他們的孩子是慈禧太后……各種穿越,歷史真的“亂套”了。這個小學生強大的想象力令網(wǎng)友忍俊不禁,大呼真是有才的小朋友!(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葉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