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地震牽動全國人心,民間參與救援的熱情高漲,各路救援力量紛紛前往災區,以至于震后第二天,通向災區的道路擁堵成為救援的最大阻礙,而這其中有相當的車輛來自個人、企業或社會組織等民間救援力量。
有質疑聲音認為,“民間志愿者不僅添亂,更是添堵。”而昨日一位女志愿者不幸遇難,更引發了救援的專業性和民間志愿者安全問題的討論。
悲情志愿者
昨天下午,一名女志愿者向蘆山地震災區運送救災物資時,在蘆山縣境內被墜石砸中,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同行的兩名同伴同時受傷,被送醫搶救,目前已脫離危險。
據了解,死者名叫汪策,貴州人,32歲,就職于某藥業集團。一位與汪策相識的朋友亞亞向早報記者確認了以上信息,在亞亞的印象中,汪策是一個“安靜”、“美好”的女孩。
亞亞在微博中寫道:“你主動請纓去災區送藥品卻遭遇滅頂之災,除了惋惜和心痛不知道還能說什么……一路走好吧。”
在亞亞貼出的照片中,汪策穿著一件藍色印花長袖襯衣,露出半個側臉,正看著相機,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這是去年在三亞游玩時亞亞為汪策拍攝的照片,此時已天人永隔。
據亞亞向朋友核實,汪策的遺體已經運回成都,據另一位相識汪策的微博網友確認,汪策的父母正在趕往成都。
經四川日報網記者與邛崍市人民醫院核實,與她同行的兩名男同伴同時受傷,其中一名顱底骨折、頸椎骨折,年齡分別為51歲和46歲,兩人已于昨日下午6時送至成都繼續搶救。
據早報記者了解,過去三天內,大量的志愿者進入蘆山縣城,據蘆山縣主干道旁的多個志愿者服務站統計,登記在冊的志愿者數量累計已經超過3000人。
“我們該撤了”
昨日下午,周利正在組織人員將募集到的水運送到龍門鄉和雙石鎮。周利是成都陽光志愿者聯盟的一名志愿者。
地震當天,周利自駕車從老家樂山出發,下午就進入蘆山縣政府所在地。在進入蘆山之前,周利并沒有太多考慮安全問題,盡管在接下來三天時間內,有志愿者受傷,也有志愿者在路途中不幸遇難。
“我們在幾個QQ群里募集資金,群里好友近1000人,共籌得善款2萬元,購買了十噸水和方便面。物資是21日運到的,當時從蘆山到震中龍門鄉的路并不好走,我們運送的水大多是用摩托車送到龍門,當地缺水嚴重。”周利說。
由于道路擁堵,一些救災急用的物資被堵在了路上。再由于從蘆山到寶興的道路還沒有打通,當地災民普遍缺少物資,一些小朋友甚至舉著“我們需要水”的牌子。
周利并不想跟政府有什么聯系,盡管蘆山縣民政局設置了救災物資接收點。“我們想找一些盲點,就是政府大批物資送不到的地方,發揮我們靈活機動的特性。”周利在派發物資之前會派志愿者到災區進行實地調查。
但并不是所有的志愿者都像周利一樣有備而來。“沒有水,沒有食物,他們來時兩手空空。”在記者采訪時,有災民抱怨。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非緊急救援人員、志愿者、游客等各界群眾在現階段盡量不要自行前往災區,以支持災區的抗震救災工作。
昨天下午,周利準備將剩下的物資全部捐獻給龍門鄉的災民,他讓災民們開了一輛車將礦泉水全部裝車。
“大批物資馬上就能進入,接下來救災需要更專業的知識,我們該撤了。”周利為了給捐款的網友一個交代,也算一種自我監督,他拍攝了大量照片回去發到論壇里。
專業與非專業
魏勇是成都一家超市的老板,震后第二天,他把超市的庫存放在卡車上駛向災區。
但卡車半路被警察攔了下來,“只允許救災車輛通行”。他見到“四川路橋”的救援車輛上有點空位置,就連忙把自己車上所有的物資都搬過去,委托他們帶到災區。
成都青年應急志愿救援隊組建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目前共有正式隊員30名。雅安地震發生后的一個小時,15名志愿者在團委大院緊急集結,帶著千斤頂、撬棍、發電機、生命探測儀、帳篷等專業救援裝備,驅車趕赴蘆山縣。
他們接到指揮部的第一個任務:清仁鄉一磚廠發現3名磚瓦工被埋,當時還有余震。經過救援隊的努力,最終兩名淺處的工人被救出,另外一名工人轉交給趕來的武警官兵進行搜救。
“不少志愿者進入雅安的目的就是想進災區,到最嚴重的地方去。但他們并不知道,許多專業人員都無法進入災區。”該救援隊的一名志愿者告訴早報記者。
20日、21日兩天,大量志愿者滯留在蘆山的街道兩旁,一些從外地趕來的志愿者也沒有分配到更多任務,分到任務的志愿者也大多只是在街頭分發礦泉水、毛巾等。
“帳篷和物資都沒有進來,大多數志愿者沒有專業經驗,所以顯得無所事事,有些人就撤離了蘆山。”在志愿者報名點一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
在蘆山,有技術的志愿者備受歡迎,即使是蒸饅頭、駕駛。在縣城一處志愿者服務站,饅頭發放點排著長長的隊伍,而一些礦泉水發放點則很少有人。
昨天上午,志愿者數量明顯減少,但需求開始增加。“今天要大規模清理街道衛生,大宗物資需要卸下,送進來的帳篷需要有人搭建,現在都需要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