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新
閩南網3月6日訊 蓋個公章,滿城跑,跑斷了腿,事還沒辦好,“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曾幾何時,泉州被臺灣電機電子同業公會列為“不值得推薦投資的城市”。
從“不值得推薦投資的城市”,到值得推薦,近年來,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多項舉措,建設服務型政府。在許多海歸人士看來,服務型政府,更多的應該是一個個具象:窗口經辦人員,多些笑容;一個貼心的細節服務,打動人心……
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建筑學院教授陳少牧認為,泉州“熟人經濟”現象已經改善很多,各地行政服務中心將一件事集中在一個大廳辦理的模式應該得到推廣,讓更多的部門進駐大廳,才能為企業和人才提供好的投資環境。
【海外視角】
窗口經辦人員請多些笑容
盡管近年來,泉州政府給企業創造了不少好的投資范圍,但需要反思的是,為何近些年不少企業將總部外遷?
說到企業環境,我覺得這幾年泉州政府效能轉變不少。舉個例吧,我們公司石材主要以出口為主,需常到海關報備。早些年,每回都要跑好幾趟,要么找不到經辦人,要么經辦人沒空,到后來只得找關系解決。這幾年,情況大有改觀,海關設有專門的服務窗口對接,辦理報備等手續,只要在上班時間過去排個隊就可以,十分便捷。
要說需要改進的地方,個人建議,機關服務人員要是能轉變服務態度,多些笑容,會令我們這些辦事人員心里更溫暖。因工作需要,我常去日本、新西蘭、法國等國。就拿日本說吧,經辦人員態度和藹,有時看到我們心情急躁,窗口服務人員都會主動安慰,無形中給前來辦事的人員帶來慰藉。
此外,泉州民營經濟發達,政府也重視企業的發展,并提供不少便利和優惠。但需要反思的是,為何近些年不少企業將總部外遷?
目前,泉州有不少海外留學生返鄉創業,個人建議,針對海外創業人員,政府可以多給些政策,如建立海外留學生創業園,并給予相關扶持政策。
做好細節服務泉州有待提高
采訪中,多位海歸均提出,泉州在辦事效率、服務環境方面,與其他城市相比還有許多空間。
留英回來的張貽倫說,2011年自己剛回國時,需辦理留學回國人員資格認定和學歷認證證明。因在泉州無法辦理,他還要特地前往廈門。就在廈門辦完業務后不久,他收到廈門市政府的一張回執信,信中跟他明確了留學人員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在他看來,這就是政府貼心服務的具體表現。
不久后,他考上高校教師,因國外沒有報道證一說,學校要求他到省教育廳辦一張證明。就為這事,他專門請假一天,可到了省教育廳,才知道還要學校開一張介紹信,不得不再回來開張證明。可第二次到省教育廳,又被告知介紹信格式不對,還需要再開一張才能辦理。
在他多次交涉下,工作人員終于答應先把證明開給他,他過后補介紹信。他說,如果在國外,這樣的事情肯定要提前一次性告知。
他覺得,政府的貼心服務很重要,只有貼心了,才能真正留住人才的心。
【本土視角】
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建筑學院教授陳少牧:
讓更多相關部門入駐行政服務中心
政府辦事效率,在國內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以前是計劃經濟的年代,沒競爭也就沒效益。體制影響下,也就形成了整個政府機關辦事效率唯文件、唯計劃、唯上面的安排,整個工作的程序比較簡單。
同時,政府部門對于職權、權限界定模糊,也導致了部門踢皮球現象。如,一塊戶外廣告,到底歸誰管,涉及工商、交警、交通、環保、文化、公用事業等多個部門,從內容、位置等方面看,每個部門都能管得到。
泉州又是“熟人經濟”,如果是熟人,部門可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不熟,各部門都得跑。部門間互相推諉,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就要蓋很多章。
不過,這些年,泉州在整體上改進很多。如,各縣(市、區)的行政服務中心,就在全國開了非常好的先例。把各部門的窗口集中在一起,受理后相應的工作日都要答復,減輕了以往很多的麻煩事,可以在一個大廳里,就把一件事辦妥了。
海歸所說的廈門政府貼心服務,應該是一個個例,廈門是副省級市,有獨立的立法權,這些不是泉州能比擬的,應該區別對待。相反地,這幾年,全國陸續有很多地市來泉州行政服務中心取經,這就是泉州的成績,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建議泉州繼續擴大行政服務中心服務的內涵,繼續入駐相關部門,使得整個中心更加完善、充實,更加適應飛速發展的經濟需求。同時,泉州政府應利用各種渠道、機會,為泉州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為人才提供好的投資環境。
【征集令】
征集金點子獻計大泉州
為集思廣益,本報攜手“新浪泉州”聯合發起“泉州走起”特別策劃,向社會各界征集金點子。不管你是長篇大論,還是三言兩語,只要觀點新穎、切實可行,都可以入選“金點子”。您可以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也可以將意見、建議發微博@新浪泉州或@海峽都市報閩南版,或發郵件至lijuanqq@126.com,或直接登錄閩南網留下您的建議(http://www.hdmnw.com/zt//2140.html)。
人物名片:陳超新,出生于1978年,廈門大學畢業,2001年就讀于日本產業能率大學,在日本工作一年后回泉。目前是惠安隆富石材制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麗娟 曾小琴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