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單薪家庭需穩健理財 保障要突出
[理財師手記]
科學財務規劃如種幸福蘋果樹
綜合我們的理財規劃,我們首先為家庭支柱做好完善的風險保障,另外的亮點是有效利用每月的家庭節余,積少成多,讓“錢生錢”,積累家庭財富之余而無需花時間關注投資市場,保持生活品質。
行動上,姚先生每年只需增加約3萬元的保險費用,每月利用40%的節余準備教育基金及退休儲備,剩下的60%節余自由使用。姚先生作為職場精英,又是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雖然在自己專業領域內擁有一片天地,也為妻兒帶來了富足地生活。但在家庭理財上,因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在高企的CPI下,家庭資產悄然縮水。通過讓職業理財師為他服務,做科學的財務規劃,便可以讓姚先生輕松的完成理財目標。
[保險規劃]
“單支柱”家庭保障重點要突出
中國平安阮珎
姚先生的家庭屬于典型的“單支柱”家庭,即先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就像一根支柱一樣撐起了整個家庭,這樣的結構顯然是不穩定的,保險的作用就像為家庭增加一根支柱,使之更加穩定。對于這樣的家庭,保險規劃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供姚先生和“單支柱家庭”的讀者參考。
一、家庭支柱購買保險重在保障。先生作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造成這根家庭支柱收入中斷的風險就是這個家庭的主要風險。這部分風險主要就是兩塊:因疾病或意外導致的身故或殘疾。所以,保險規劃的重點就在于:一旦發生上述風險,保險所能提供的賠償要能夠彌補未來收入的缺口,從而不致影響家人的生活,壽險保額一般設為年收入的10倍,同時附加一定的重大疾病保險。本案例中,姚先生累計需要至少400萬的保額。
二、子女購買保險重在教育。父母為子女購買教育金保險,主要是借助保險的強制儲蓄功能,有計劃的為子女準備將來各個階段的教育費用。通過附加“豁免保費保險”的方式可以為投保人上一道“雙保險”。也就是說,一旦投保人發生身故或殘疾,“豁免”保險可以免交后續各期保費,而未來子女的各項教育金都可以按時給付不受影響。
三、家庭主婦購買保險重在養老。姚女士作為一名全職太太,承擔著照顧家庭的重要責任,先生是她的重要依靠。所以,我們一般會建議由先生為太太投保商業養老保險并附加20-30萬的重大疾病保險。因為女性的平均壽命較男性要長7-10年,可以讓這份養老險產生最大的效用。同時,先生為太太投保也是一種愛的承諾,是給太太一份未來的依靠。
理財建議保障:家庭經濟支柱是重中之重
姚先生作為家庭的頂梁柱,其薪金收入是妻兒的生活及各項開支的主要來源。目前,他所有保障為公司福利,并沒有為自己補充商業保險。根據姚先生家庭收入和支出情況,我們建議他盡快安排一個200萬元保額的定期壽險,一旦有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這樣的高額度保障可以確保家人償還房貸,并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生活費。
此外,根據上海市的醫療費用水平,重疾的平均費用在40萬元左右,社保可覆蓋10萬元左右的費用。我們則建議姚先生在重疾方面配置50萬元保額,這樣可以多加一個海綿墊,便于使用更好的藥物及治療方法。這樣的安排姚先生大概的每年保費約為3萬元。
教育金:基金定投宜早不宜遲
姚先生夫婦希望孩子長大后到美國留學,增強孩子的創造力、思維力,從而提高其在社會中的競爭力。根據2010年最新數據顯示,以美國為例,目前留學一年的大學費(含生活費)約4.2萬美元/年。假定留學費用的增長率為5%,14年后這筆費用將變成約8.3157萬美元/年,折合人民幣約54萬元(按當前匯率折算),需要準備的留學總費用約216萬元人民幣。
子女教育金沒有時間彈性,在孩子18歲的時候必須做好資金準備。以目前姚先生的月度節余來看,準備這筆基金可以非常輕松。我們建議,他每月拿出節余的20%,即每月6000元做基金定投的計劃,定額定投的最大優勢就是采用平均成本法,借用時間的復利,以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而不需要投資者花時間研究市場,最合適姚先生這樣的職業經理人。
雖然目前市場走向還不明朗,但2600點附近是市場的底部區域,這是大家的共識,大資金都在紛紛建倉,正是基金定投的好時機。建議選擇波動性較大的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組合投資來規避風險,以收益率10%/年計算,孩子14年后的出國留學計劃可以有足夠的資金保證。
養老金:投資組合確保穩健理財
作為職業經理人,姚先生目前的家庭日常開支只為每月3900元,除了本身比較節約外,很多的開銷如汽車、應酬費都可以向公司報銷。但若要維持高品質生活水平,建議最少以現值每月10000元(含旅游開支)來籌劃。社保可抵消20%左右的退休開支,如果到60歲退休時姚先生儲備好600萬元左右的自有準備金,則可安享有尊嚴、悠游的晚年。
我們建議,姚先生分兩部分來籌劃。第一,把手上的金融資產組合重新調配,銀行存款只需保留8萬元作為家庭備用金,其余的75萬元,理財師可以設計一個平穩的投資組合,包括銀行理財產品與基金。到資金累積超過100萬元的時候,可以把信托產品或券商的理財產品加進去,若以年收益8%計算,到退休時已累積至約400萬元的資產。第二,建議善用姚先生的月度現金流,每月定投6000元于較為進取的資基組合,以年回報10%計算,退休時便可累積約570萬元的資產。這樣的兩個部署,姚先生已可以輕松達到退休財務目標所需。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