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洪的家書
閩南網(wǎng)1月9日訊 2012年12月20日,一封來自西藏阿里的“家書”,跨越崇山峻嶺,輾轉(zhuǎn)20余天,寄到了石獅邊防大隊。寫信的人,是蚶江邊防派出所的援藏干部劉彩洪。
雖說是“家書”,可洋洋灑灑1947個字,顧不上提及對家中妻兒難以割舍的個人情感,飽含的都是對藏族同胞與戰(zhàn)友兄弟的關(guān)切與摯愛。信里最念念不忘、反復傾訴的則是他目前所在駐地的藏族村民,日常生活嚴重缺水,特別盼望能有一口深井,解難濟困。
“條件有限,我們能做的實在太少。”劉彩洪說,近五年來,邊防官兵們主動承擔著跋涉數(shù)十公里、鑿河挖冰的取水重任,每天堅持為當?shù)夭孛袼退祥T。但是,遠水畢竟解不了近渴,戰(zhàn)士們一次的工作量,僅夠20余戶村民一天之用?!拔覀兡懿荒転樗麄兇蚩诰??”
一句樸素的“請愿”,連日來,牽動著石獅邊防全體官兵的心。
這封“求助”家書,更是引起了泉州市邊防支隊、泉州團市委、在泉部分援藏干部及本報的關(guān)注。
“為阿里捐口井!”信息傳遞間,這句口號,被來自不同單位的人,異口同聲喊了出來。
【阿里家書·字里行間的深情】
“能為阿里做什么,一直掛在我心頭。”
“親愛的戰(zhàn)友同志們,你們好!……寫信的時候,窗外又是白雪皚皚,漫天飛舞?;蛟S是距故鄉(xiāng)有萬里之遙,每每這樣的雪天,我便會遙望祖國的南端,想念那片晴初的家鄉(xiāng)蚶江?!?/P>
劉彩洪目前所在駐地,為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巴嘎鄉(xiāng)岡薩村四組(當?shù)胤Q其為“老巴嘎”),距離泉州約3723公里(直線距離)。
這里是真正的雪山之巔。普蘭縣平均海拔4700米,含氧量不及平原地區(qū)的50%。如果說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這里則是屋脊上的屋脊。眼下正值寒冬季節(jié),河流全部凍結(jié),常有風雪肆虐。而劉彩洪在當?shù)氐膽?zhàn)友們,每天有一項重要的任務(wù),就是跋涉數(shù)十公里,去小河上鑿冰取水。每一步的艱難,非常人可以想象。
“藏族同胞都很好,很和善。作為援藏干部,在這邊工作生活為數(shù)不多的漢族人之一,我能深深地體會到這般魚水情誼,阿里地區(qū)的群眾和官兵視我為家人?!星楹透冻隹偸窍嗷サ?,反過來想,作為赴藏幫助工作的干部,我們還能為阿里普蘭做什么,能做多少,這事一直掛在我心頭。次仁大媽等藏族同胞取水用水難的問題……”
劉彩洪在信里,訴說了他在工作生活上如何被當?shù)氐拇緲悴孛袼袆樱瑫r又流露了自己牽掛藏民,想回報藏民的真情。
他說,這里的冬季長達8個月,常年白雪皚皚,旱情嚴重,藏民們吃水、用水十分困難。幾年來,邊防戰(zhàn)士主動承擔起取水的重任,為當?shù)夭孛袢∷⑺退?,可條件有限,能做的實在太少。
“每年為了取水,群眾和官兵經(jīng)常要一道修路,可一到夏天,剛修好的路又完全被河水淹沒,到冬季,往往是好幾個官兵或者一堆群眾拿鐵鍬挖冰取水。”
“我們能不能為他們打口井?……群眾和官兵的難處,我歷歷在目。先前,與漢陽、建平同志在難得的通信中作的‘一對一共建幫扶’構(gòu)想,我是恨不得馬上實施,很想為普蘭做些事?!斎?,這僅僅是我和阿里藏族同胞的愿望和期許,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關(guān)心、關(guān)愛與幫助?!?/P>
劉彩洪在信里,對自己在高原的健康狀況只字未提,連在冰坡執(zhí)勤巡邏遇到過的危險也一筆帶過,洋洋灑灑、字里行間,反復訴說著一份責任與堅守。
他為當?shù)夭孛裆畹碾y處所憂,反反復復為他們“請愿”,期盼著能幫他們申請修一口深井,讓這些藏民能用上來自地底的、源源不斷的水,而不是每天戰(zhàn)士們送來,僅夠日常飲用,根本連洗澡都不夠的河水。
劉彩洪細心地算了賬,西藏由于地質(zhì)因素,打井經(jīng)費少說得25萬余元??墒?,西藏阿里不同于福建石獅,那邊條件貧瘠,想要爭取地方經(jīng)費援助、解決硬件建設(shè),客觀上存在一定困難,他想,富饒的家鄉(xiāng),如果能出一把力,伸出援手,那該多好?。?a href="http://www.413629.com/" target="_blank">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張凱航 見習記者 林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