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新衣服,孩子們齊聲說“謝謝叔叔阿姨”
小姑娘頭一回過圣誕,可高興了
試試新衣服合不合身
提著大包小包,當回圣誕老人
本報記者給小朋友穿新衣
閩南網12月25日訊 昨天,德化山區3所小學的孩子們提前過了歡樂的圣誕節!而我們帶著許許多多讀者們的愛心,當了回送禮物的圣誕老人。
一早8點多,我們就來到報社,開始給孩子們挑新衣,不僅要合身的,還要好看的,幫他們好好搭配。男生的衣服比較深,那就配條亮色的圍巾;愛穿裙子的女孩,我們就給她們準備一件漂亮的毛衣……一天里,我們先后趕赴德化上涌、葛坑、楊梅鄉3所小學,為88個孩子送去新衣服。
在上涌中心小學,孩子們趴在車窗上,好奇地往里探望新衣,等后車門一打開,操場上頓時“炸開了鍋”,到處都是驚嘆聲;在葛坑中心小學,孩子們穿上新衣,齊聲向熱心人道謝;而楊梅中心小學的4個女生,化身快樂的圣誕小精靈……
熱心讀者和愛心企業送來的新衣服,有愛的阿姨、姐姐們織的圍巾,還有紅色的圣誕帽,一切都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氣息。看著孩子們試穿新衣的高興勁兒,老師不禁感嘆:“很多孩子們是在過年才穿新衣服,那今天可以說過年咯!”
66位孩子不停說著謝謝
趕到上涌中心小學時是下午1點多,66位孩子早已在操場等候,看到我們帶去的新衣服,很多孩子拍著小手蹦了起來。男生和女生分別站成兩排,從老師手中接過衣服后,都懂事地說著“謝謝”。
“你看看,我這件彩色的最帥氣啦!”“我這件紅彤彤的,看起來多溫暖啊!”“我這件還有帽子,不怕風吹雨打”……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試穿著新衣服,比著誰的更漂亮。
“衣服好溫暖,我好喜歡哦。”8歲的蔣承倍穿上一件紅彤彤的風衣,高興地看個不停。他從小沒有父母親,是爺爺奶奶把他帶大的。57歲的奶奶還在幾十公里外的德化縣城當清潔工,留下59歲的爺爺蔣金雙和小承倍相依為命。每年春節前,都要等奶奶回老家來,才能帶他去買新衣。昨天,他悄悄地告訴我們,今年,奶奶不用趕著回來給他買衣服了。
過年的新衣要拿回去給外婆看
“姐姐,我要圍巾”,“我也要,我也要”,在德化葛坑中心小學,孩子們看到漂亮的圍巾,都爭著要,其中很多都是男孩子呢。愛心捐贈的圍巾全是玫紅色的,之前我們還有點擔心小男生們不喜歡,沒想到擔心是多余的!
可能是第一次見面,這里的孩子們顯得挺內向。我們把一疊疊新衣服抱到第一排座位上時,孩子們睜大眼睛看著,不時和旁邊的同學輕聲說幾句,“那件紅色的好看……”“旁邊那件藍色的才是給男的穿的啦!”
昨天山區的天氣挺凍的,但孩子們都穿得很單薄。一年級的林春妹和外婆一起生活,家里挺困難的。小姑娘的衣服和褲子都短了一截,腳上還穿了一雙大大的膠鞋,上衣兩邊的袖口,都打了補丁,是用線一針針縫上去的,褲子上也用布縫了一個口袋。“褲子沒有口袋,外婆給我縫的,衣服破了,外婆補的!”春妹怯生生地說,“媽媽跑了,不要我了,爸爸去找她,也沒回來……”
我們給她挑了一件紫色的夾棉馬夾,春妹穿上后很開心,一直輕輕地摸著衣服上的圖案。我們又給她挑了一件粉色的棉襖,還有一條棉裙。3件新衣服,春妹就快抱不過來了。“過年的新衣服,我要拿回去給外婆看!”懂事的她,把新衣服收了起來,又穿上滿是補丁的衣服。
孩子們特別有禮貌,我們臨走時,不知是誰起了頭,教室里突然響起“謝謝叔叔阿姨”,最初零零星星,后來整齊劃一,很響亮!
4個小姐妹4份一樣的禮物
德化楊梅中心小學只有4個女學生,出發之前我們特地給她們準備了4份一樣的禮物,圍巾和帽子是一樣的,棉衣、手套、襪子除了顏色也一模一樣。穿上新衣服,她們就像親密的四姐妹了!
繞著曲折陡峭的山路,到達楊梅時,太陽都快落山了,孩子們正在上音樂課。“哇,大姐姐來了,好多東西啊!”我們站在窗外看她們上課,坐在前排的陳彩云眼尖,一眼看到我們,高興地叫出聲來。“真的誒,好漂亮的衣服!”“還有圍巾!”女孩們全都跑出來了,這可是她們第一次收到圣誕禮物呢!
“姐姐,真的有圣誕老人會送禮物嗎?”孩子們對圣誕節還是很好奇。
“沒有圣誕老人,有圣誕姐姐啊!看,這么多禮物!”老師在旁邊打趣,把孩子們逗得哈哈大笑。
在操場上,她們迫不及待地試起新衣服來。陳彩云開心摸著衣服上的蝴蝶結說:“真漂亮!”陳婉晶最愛玫紅色的圍巾。戴圣誕帽時,有的揪得太使勁都蓋住眼睛了,有的戴歪了有點搞怪……四個可愛的圣誕小精靈,相互打量著同伴的打扮,忍不住“咯咯咯”地笑起來。
有幾個女生家里還有弟弟或妹妹,我們也一同為他們準備了過年新衣,讓孩子們帶回家。下課時,女孩們把還沒穿熱乎的新衣脫了下來,放在桌上仔細疊好,放回袋子里,“可別弄臟了,過年要穿呢!”(N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李秋云林繼學田米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