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倆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講述者:肖文蚵
采訪整理:見習(xí)記者 林莉莉
攝影: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田米
“還好遇上小黃,她很熱心,幫我們解決戶口問題,不然我們婆媳倆,真不知道該怎么辦……”講起兒媳婦的事情,90歲的肖阿婆就眼淚直流。
肖阿婆的兒媳婦本是流浪女,被兒子收留后,在她家生活了13年,無名無姓過日子。今年2月,兒子去世,趕上村里拆遷,兒媳婦沒有戶口,沒法辦理拆遷手續(xù)。泉港公安分局戶政科副科長黃淑英得知后,了解到肖阿婆家的困難,幾經(jīng)周折最終幫流浪女落了戶口,讓婆媳倆今后的日子有了保障。
媳婦沒戶口難辦拆遷手續(xù)
13年前,一個外鄉(xiāng)女流浪到我們村,當(dāng)時她大約20歲,衣衫襤褸,還有一只眼睛瞎了,有點精神失常。我兒子見她可憐,就收養(yǎng)了她,后來兩人成了夫妻。她只知道自己從廣西來,其他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們一直喊她“廣西”。
兒媳婦因為精神疾病,一直在吃藥,后來雙眼都看不見了,更不幸的是,今年2月,我兒子突然因病過世,家里的頂梁柱沒了,只能靠我照顧媳婦。
后來又遇到村里在拆遷,兒子不在了,我們婆媳倆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村干部說,媳婦沒有戶口,不能辦理拆遷補償手續(xù)。為了媳婦的戶口,我急得整夜睡不著覺。
她主動上門
幫忙落戶口
上個月,小黃突然來我家,說要幫我們解決媳婦的戶口。
小黃來了我家好幾趟,我記性不好,都記不清了。她說,“廣西”有可能是被拐后流浪到村里的,要辦戶口,必須調(diào)查清楚。
媳婦有口吃,說話很含糊,對自己的身份也一問三不知,小黃每次都耐心地詢問。后來,小黃還帶著媳婦去做DNA對比,證明她不是被拐。不到半個月,小黃來我家,說給“廣西”辦好戶口,名字就叫“鄭廣西”。
媳婦有了戶口,我們這個月里就辦好了拆遷手續(xù),有了拆遷安置過渡費、拆遷補償費,將來還會有一套房子。小黃還說,“廣西”有了戶口,就能辦醫(yī)保和低保,以后看病就能少花錢。
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兒子去世后,我覺得生活沒了支撐,看不到希望。沒想到小黃那么熱心,我們婆媳倆以后生活有了保障,真的很感謝她!
□民警名片
黃淑英,1973年9月出生,泉州泉港人。1995年畢業(yè)于福建省體育運動學(xué)校,從事戶籍管理工作17年,現(xiàn)為泉港公安分局戶政科副科長。她說,戶籍問題不像破案那么轟轟烈烈,但跟群眾的生活問題息息相關(guān),馬虎不得。
同事小王說,黃淑英副科長十分熱情,不管是大事小事,處理起來都十分利索,特別是辦理戶政的問題,因為在戶政窗口工作了十多年,她對群眾的戶口問題,都十分盡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