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悉心照顧社區老人。(資料圖片)
這是8月的普通一天。大清早,林丹就已在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居民家之間來回走了好幾趟——社區內正在進行景觀改造,需要和居民協調;安泰中心的林大爺臥床在家,需要通知衛生服務站上門為其檢查;社區“口袋公園”的圖紙剛送來,需要審查把關……
林丹,1972年參加工作,現任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她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和2012年先后當選為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代表。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林丹數十年如一日,踐行著一名黨員和社區工作者的職責:把服務做到位,讓老百姓得實惠,為居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
軍門社區位于福州中心城區,現有居民3000多戶,人口逾萬;轄區內老舊樓房多,商鋪住戶都有。林丹深知,要做好社區主任,就要把轄區居民的瑣事難事煩心事,樣樣都當成自己工作的大事。
一天中午,正在吃飯的林丹聽說一戶人家婆媳在吵架,她立即放下飯碗趕去勸架。爭吵中,媳婦順手撿起一個破碗砸向婆婆,眼疾手快的林丹用手護住了老人家,自己的手腕卻被砸來的碗劃破,鮮血直流。林丹一邊捏住流血的傷口,一邊和媳婦講道理,終于使婆媳和解。事后,傷口縫了六針的林丹對家人說:“我流點血,換來他們一家和睦相處,值得!”
在林丹心里,凡是和群眾利益相關的事,無論大小,都值得去做。40多年來,她一心撲在社區工作上,從沒請過一天事假,沒休過一個完整的雙休日,到了過年,也難得吃上一頓全家團圓的年夜飯。
軍門社區的孤老太太吳蘇廷,82歲那年摔壞了腿,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林丹每天上門問候老人,先安頓其一天的生活,再趕去上班。她還隔三岔五地將自家的魚肉、水果、牛奶往老人家里送。老人感動得直對鄰里說:“誰說我無兒無女?就是親閨女也不一定比得上林丹孝順!”
在長期的社區工作中,林丹不僅懷著愛,更善用心靈和智慧。在她的帶領下,軍門社區的黨建工作與時俱進,貼近實際,不斷創新,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近年來,軍門社區率先探索“135”城市社區黨建模式,即通過強化社區黨組織一個核心,建好社區工作者、黨員和志愿者三支隊伍,達到“美在社區、愛在社區、樂在社區、安在社區、和在社區”五項要求,確保黨的政策惠及家家戶戶。現在,“135”黨建模式已在福州全面推廣,成為我省黨建工作的一個品牌。
此外,林丹在工作中踐行科學發展觀,開拓思路,首創社區黨員聯系卡、三必訪、新吉祥三寶、黨員代理服務制、民情日記、兼職委員制等一系列工作方法,使軍門社區黨建工作始終走在全省前列。軍門社區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和諧社區示范社區、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文明社區等140多項榮譽稱號。
每天上午,林丹都提早半小時上班,在社區服務中心接待來辦事的群眾。路過的居民常會找她,有事說事,沒事也和她“攀講攀講”。此時的林丹,總是面帶微笑,認真傾聽。她說,作為一名黨員,自己能直接為社區群眾服務,是幸運又光榮的。她將懷揣愛黨為民的一片丹心,在社區工作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