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代表任曉云報了到,再過幾十小時就要進入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共五年一次的最高規格政治會議了,對此他仍有些難以置信,“和當年離開家鄉來到北京的感覺很像。”
1996年,任曉云從河北農村來京打工,進了北京環衛集團一清分公司垃圾糞便清運中心,一干就是16年,幾乎每天駕著垃圾車從大會堂前經過,卻不曾奢望邁入。為了這份工作,他半年才能回趟家,與老婆和7歲女兒常年分居。
任曉云是中共十八大的26名農民工黨員代表之一。這個群體僅占代表總數1.14%,卻肩負著中國2.5億農民工的期盼。
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指出,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工成為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工人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26名農民工黨員進入十八大代表行列,第一次以群體形象出現在中共全國黨代會上。
中共十七大已有了農民工代表,但數量很少,不能稱為一個群體。
2008年,三位農民工代表參加全國人代會,首次進入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這反映了政治文明發展的趨勢。”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
農民工是中國過去三十多年誕生的一個特殊群體。在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億萬懷著夢想的農家子弟離開農村、擁入城市,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不可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
他們大多拿著低廉工資,住在工棚和簡易房,難以享受與城市居民同樣的社會保障。
盡管任曉云已是十八大代表,也曾獲得“首都勞動獎章”,他依舊沒有北京戶口,每月1000多塊錢的收入讓他根本無法在每平方米均價2萬元的房地產市場買套像樣的住房安家。
中共視自己為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說,中共如何在這么一個產業群體里發揮凝聚力、影響力,鞏固階級基礎,就必須讓更多人參與黨和國家重大政治事務。
胡錦濤總書記7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講話強調,“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中共中央明確要求,十八大要較大幅度提高工人黨員代表比例,其中包括適當數量的農民工黨員代表。
當選的2270名十八大黨員代表中,工人代表比例由十七大時的51名增加到169名,占7.4%。
“我身后是千千萬萬農民工兄弟姐妹。到了大會上,我要真實反映一線黨員和群眾的心聲。”來自上海一家造船公司的電焊工洪剛代表說。
河北環衛工人徐文華代表的“兄弟”們托他轉達心愿:希望人們更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也希望農民工的權益得到更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