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4日訊 長期以來,福建南少林寺在哪里的爭議不斷,使南少林寺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昨天,借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2012年年會在泉州召開的契機,泉州市原副市長、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主席周焜民向各國成員代表透露,最近泉州永春發現一方清初僧人鐵山和尚的墓志銘,這方墓志銘兩次出現“少林寺”字樣,文史研究人員經過實地調查和資料印證,認為永春歷史上曾經存在過一座少林寺,這為泉州是南少林武術的發祥地又增添一份佐證。
該墓志銘標題為《臨濟正傳三十四世壽圣興國禪寺鐵山卓天二和尚合藏塔自鳴》,鐵山和尚在銘中講述自己選擇舍利塔址時說:“擇吉于少林寺之麓,坐壬揖丙(即坐北朝南)”;在全文之后的一首偈語里又寫道:“少林寺畔有高岡,堵(即浮屠,舍利塔)軒峙自朝陽”。也就是說,鐵山和尚所選的墓址,是以當年的“少林寺”為參照地標的。
在當地知情人的帶領下,文史研究者果然在鐵山墓斜上方約200米的地方找到一處已經荒廢的寺院基址。這里雜草叢生,存留有一段亂世砌筑的墻基,兩個沒有雕飾的覆盆式石柱礎。根據當地老人的說法,這座廢寺被稱作“星巖”,和鐵山墓一樣坐北朝南,背依獅寨山,向南可俯瞰永春岵山鎮,遠眺南安詩山鎮。文史研究者認為,清朝年間朝廷禁止民間練武,泉州少林寺被毀于乾隆年間,星巖很可能在同時或者稍后逐漸沉寂直至廢棄,少林寺之名也就隨之消亡了。
另悉,泉州市委、市政府擬于明年9月中旬中秋節期間舉辦“世界閩南文化節”,南少林武術系列活動將成這屆文化節的主打戲之一。(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吳月芳 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