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國,210路公交司機,55歲,洛江人,公交駕齡2年,車號閩CYA219
挑海蠣的阿婆他耐心等她上車
推薦理由
同事鄭先生:老楊跟車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像個和藹的家長一樣,平日很親切,但如果看到乘客犯錯,他也會堅守原則,為人處世都像鬧鐘一樣準。
楊新國開了一輩子車,一頭板寸的他看上去干勁十足。如今快退休了,對雙手緊握的方向盤,他還是很留戀。
有一次,一名小伙子因沒有零錢站在車門口徘徊,楊新國問清情況就讓小伙子先上車,并建議他和后面的乘客換零或合起來投幣。
前天傍晚,楊新國在新車站載了一位挑海蠣的阿婆。阿婆告訴他,當天賣完海蠣要回黃塘的家中,有些司機見自己帶著海蠣就不愿載。可楊新國說,載這位阿婆是分內的事,她也是投幣的乘客,作為公交司機,當然不應該找理由拒載。
但也有乘客,被楊新國善意地“提醒”過。
就在昨天,一名40多歲的男子在車廂內吐了一口濃痰,車上乘客紛紛搖頭。楊新國發現后就提醒道:“這位師傅,以后可不能隨地吐痰啊!這樣怎么能教好自己的子孫呢?”中年男子自知不對,于是沉默不語。
同事鄭先生說,這就是老楊的特點,做事穩重,中規中矩,從不越線出格。老楊開了近40年的車,幾乎沒出過責任事故,早已過了安全行車百萬公里的標準;而且平時都是提前半小時到車場,把車內外打掃干凈,才開始上路接送乘客;也很少請假,有時其他同事休假讓他替班也從不抱怨。
“做好分內事就知足。”楊新國這樣評價自己。他說,參軍時開運輸車,退伍后開客運大巴,兩年前才轉崗來開公交。雖然崗位換來換去,但他總遵守一條——確保行車安全和乘客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