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堯
安溪中國茶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加勇
在茶配套市場逐漸走向繁榮的形勢下,該不該創品牌,如何創品牌,茶配套產業的遠景如何,這些都是新形勢下茶配套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
本次活動是助力茶配套產業騰飛的一次行動,作為活動的主辦單位,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茶都(安溪)茶葉茶配套商品博覽會組委會是如何看待本次活動及當前茶配套行業的發展形勢的?本報進行了專訪。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堯:
構建對接平臺服務茶業經濟
目前,中國茶產業正處于一個蓬勃發展時期。全國直接從事茶葉生產的茶農大概3500萬人,加上涉茶人員大概1億人,是個重要的民生產業,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茶產業中,茶產品像紅花,茶的配套產品像綠葉。為了種好茶、制好茶、泡好茶、喝好茶,宜加強茶配套產品的生產與銷售。“2012年福建十佳茶具品牌、十佳茶葉包裝品牌、十佳茶機械品牌”大型評選活動,面向茶葉的三大主流載體——茶具、茶包裝、茶機械,對促進茶產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中國大陸對茶葉本身的評比已經進行了很多,且卓有成效,促進了中國茶產業品牌建設的發展。現在辦涉茶三大類產品的評選,也是為促進中國茶產業品牌化發展。通過評比,可以向大眾推介這三大類的品牌企業。相對于茶產業公共品牌、產品品牌、渠道品牌而言,茶產業的服務品牌更重要。為了賣好茶產品和茶配套產品,一定要做好服務工作。而“2012年福建十佳茶具品牌、十佳茶葉包裝品牌、十佳茶機械品牌”大型評選活動正是服務于茶產業發展,起到搭建產銷對接平臺的積極作用。
安溪中國茶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加勇:
茶配套產業將走向整合階段
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不僅已經成為全國茶葉的風向標,還是全國茶配套的風向標,聚集了福建省內眾多茶配套企業、門店。
我們經過多年來的市場調研發現,隨著茶市的興盛,茶葉市場已經涌現出了眾多知名的茶葉品牌,但是,茶配套產業的品牌意識的覺醒要慢一些。這幾年,安溪的茶配套產業迅速發展,以茶包裝行業為例,2008年我們進行調研時,統計的產值為8億元,而今年4月份進行統計,已達到16億元的產值,增長一倍。但是,在規模迅速壯大的同時,品牌的薄弱也凸顯出來。例如,茶配套行業內獲福建省著名商標的企業屈指可數。品牌意識的強弱,不僅制約著產業的發展,也影響著市場的規范。
我認為,接下來,茶配套行業需借力平臺進行溝通交流,改變各自為政的狀態,進行資源整合,走向差異化、特色化。從目前的行業觀察情況來看,大部分茶配套企業都各做各的,缺乏溝通,重復生產的現象比較常見。企業需多借鑒各地的先進經驗,走向專業、創新之路,避免盲目地擴大規模。(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桂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