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新型導彈驅逐艦的建造照片頻頻出現在國內軍事論壇。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副教授吉原俊井和詹姆斯·霍爾姆斯撰文稱,“中國海軍似乎馬上就要推出一款新一級的大型水面戰(zhàn)艦”。而且他們認為,該型戰(zhàn)艦的出現可能會最終改變地區(qū)海軍力量的平衡。
令西方大吃一驚
過去的幾年里,一些西方軍事學者發(fā)表文章認為,解放軍海軍在建造導彈驅逐艦方面已經陷入完全停止的狀態(tài)。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中國當時只不過是在對多種導彈驅逐艦設計方案進行嘗試,最終決定在各種測試平臺上選取更好的方案,整合到一起,形成一款新型號大型水面戰(zhàn)艦。如今,中國導彈驅逐艦的批量建造工作已經于近期啟動,這一點可以從中國互聯(lián)網上曝光的新型052D“旅洋-II”級導彈驅逐艦的照片得到印證。
直到最近,西方的中國軍事問題觀察家們還普遍認為,中國已轉而大力生產排水量更小、覆蓋范圍更近、防御意味更濃的水面艦艇,如導彈護衛(wèi)艦和導彈快艇。他們認為,自2005年之后,在導彈驅逐艦的建造上缺乏清晰的證據。憑此跡象推斷,中國海軍發(fā)展正在走向較小威脅力的方向。但是,最近兩年在中國和西方軍事網站上曝光的大量照片毫不留情地“沖擊”著上述觀點。照片顯示,從2010年開始,中國的造船廠開始恢復導彈驅逐艦的建造。
最新的消息稱,第6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已經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廠下水,其建造速度平均為一年兩艘。在旁邊船塢內建造的新型水面戰(zhàn)斗艦艇似乎是新一級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事實上,一位知名的中國軍事問題觀察家證實,一艘新艦艇已于上個星期基本建造完工。
解放軍最重要的水面戰(zhàn)艦
根據《臺北時報》的報道,這種新型艦艇是052C型導彈驅逐艦的增強版,而后者被中國的軍事愛好者們稱為“中華神盾”,與美國海軍經典的“宙斯盾”艦載系統(tǒng)相提并論。不過一些美國海軍專家認為,中國目前的“神盾”系統(tǒng)與美國的“宙斯盾”系統(tǒng)還有一定差距。從外觀上看,052D型導彈驅逐艦擁有隱身特性,采用燃氣輪機驅動,標準排水量在6000余噸。與052C型導彈驅逐艦最大的區(qū)別在于,052D采用了64單元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這種發(fā)射系統(tǒng)在西方大型水面戰(zhàn)艦上比較常見。垂直發(fā)射單元是放置在艦體內部的筒狀發(fā)射裝置。每一個發(fā)射單元能夠彈射出1到4枚導彈,主要取決于導彈搭載的數量。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允許艦艇在第一時間迅速發(fā)射防空導彈、反艦導彈或對陸攻擊導彈,由于在艦體內部的發(fā)射箱中,發(fā)射系統(tǒng)得到了升級,所以在發(fā)射各種不同導彈時,不會發(fā)生干擾、延遲和技術故障。
從目前的媒體報道來看,052D型導彈驅逐艦的排水量似乎比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要稍小一些,后兩者的標準排水量分別為9600噸和11000噸。這也表明,052D型導彈驅逐艦在燃料攜帶能力上更低一些,而且航程更短。但從052D導彈驅逐艦的排水量和外形尺寸來看,該艦對于完成地區(qū)性作戰(zhàn)任務已經綽綽有余,因為目前中國海軍的主要任務在“近?!被蛴《妊蠓秶?。052D型導彈驅逐艦的艦載武器裝備也稍遜一籌,前兩種艦艇搭載的導彈垂直發(fā)射單元分別是96和122。但是,著眼于亞洲海域的海軍沖突而言,中國的這款導彈驅逐艦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殺傷力。大多數情況下,該艦在岸基火力的配合下行動,完全能夠發(fā)揮出其進攻性的優(yōu)勢。
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就開始著手進行海軍建設,在艦隊發(fā)展上采取了一種不同尋常且非常明智的方法。只要中國周邊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仍然安定,并且美國能夠保證中國艦艇和飛機能夠從國際海域和空域安全通過,解放軍海軍就能夠從容不迫地進行“主力艦艇型號試驗”計劃。艦艇制造人員通過建造小級別艦艇,摸索各種艦艇的特點,積累成功的經驗,盡快彌補不足。這種將風險降到最小的方法意義重大,中國正尋求在海軍工程技術上實現飛躍。
過去的幾年,中國國產大型水面戰(zhàn)艦主要由五種相對較新的驅逐艦組成,其中每型最多不超過兩艘。這幾年,中國海軍一直維持著這種低速發(fā)展的模式。解放軍海軍派遣這些艦艇去遠洋海域磨煉艦艇成員的技術,發(fā)展新的作戰(zhàn)學說,并將技術上的小問題在磨合中解決掉。
未來擔負的任務
然而,最終解放軍海軍還是必須為主力艦艇的大規(guī)模建造敲定一個設計方案。從時間上看,中國海軍艦艇的試驗和摸索階段已經結束。解放軍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海試活動,而且近日已經在艦體上噴涂了“16”的舷號。此外,不久前有報道顯示,解放軍海軍一直在對殲-15戰(zhàn)斗機進行試飛,該機能夠在“瓦良格”號航母上起降。而從目前來看,解放軍海軍第一個航母戰(zhàn)斗群所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一批通用的水面戰(zhàn)艦,其任務是保護航母免遭敵方飛機和導彈的威脅。052D型導彈驅逐艦恰恰未來擔負的就是這個角色。
誠然,一款全新導彈驅逐艦的出現只會在形式上完成中國航母戰(zhàn)斗群的組建。中國的決策者將需要把航空母艦、艦載機部隊、水面戰(zhàn)艦和核動力攻擊型潛艇,整合成一支無縫銜接、互相支持的團隊。這個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不過,導彈驅逐艦是一種多用途艦艇。在解放軍海軍系統(tǒng)地掌握航空母艦行動技術之前,通用型導彈驅逐艦可以擔負很多其他的任務。尤為引人注目的是,052D型導彈驅逐艦可以加入到一支水面艦艇行動小組中(SAG)或兩棲行動任務小組中,以支援并保護航母之外的重要艦艇。在艦艇小組中,052D還可以利用其艦載“神盾”系統(tǒng)出任指揮艦。
在過去五年多時間里,解放軍水面艦艇行動編隊,艦艇數量已經上升到11艘,并從琉球群島島鏈中的國際水道穿行,進入開闊的西太平洋。僅2012年前六個月,解放軍海軍就有4個艦艇編隊穿越第一島鏈進入公海。解放軍海軍如此活躍的動作已經有力地表明,水面艦艇行動編隊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組織結構,而052D導彈驅逐艦則會發(fā)揮“旗艦”的作用。
具體而言,經過改良后的052D級導彈驅逐艦能抵擋前蘇聯(lián)制造的“現代”級驅逐艦(中國已購買4艘)所發(fā)動的空中打擊,后者以艦艇殺傷能力而著稱。052D也可以搭配數量越來越多的小型兩棲攻擊艦,中國已建成一支兩棲部隊向岸上投送兵力。這種遠征打擊群可以很容易擊敗那些東南亞國家海軍的艦隊,尤其適合在中國南海執(zhí)行奪島任務。此外,052D型導彈驅逐艦在與快速、隱形的022型雙體導彈艇一起行動時,可以提供更大區(qū)域的防空保護傘。這些外表看起來不起眼的雙體導彈快艇,能夠在快速行動中發(fā)射遠程反艦巡航導彈,使得它們在面對敵方大型艦隊時,能夠有力地封鎖重要海上區(qū)域。
這其中最值得思考的是,中國導彈驅逐艦的加速建造是否改變了亞洲地區(qū)海軍力量平衡?無疑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英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軍事平衡”項目作出的推測指出,如果解放軍海軍推出10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就像《臺北時報》所說的那樣),那么中國將擁有一支由16艘“中華神盾”戰(zhàn)艦組成的艦隊。相比之下,日本和韓國這兩個擁有類似海空力量的亞洲國家,擁有的“宙斯盾”戰(zhàn)艦分別只有6艘和3艘。
至少,從紙面上計算,052D導彈驅逐艦的建設使得中國在亞洲的海軍力量競賽中處于領先。一旦052D導彈驅逐艦加入艦隊,解放軍海軍將可以領先任何一支亞洲地區(qū)的艦隊,當然不包括美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