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混跡了5年后,阿聯回到了職業生涯的原點:CBA。中國有句古話,叫“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對于阿聯似乎很適用。既然在NBA無法立足,那倒不如回CBA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大郅也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作為最早踏上NBA賽場的中國球員,大郅當年在CBA風光占盡無人能比,到了NBA后卻淪為他人陪襯,逐漸成為打不上球的雞肋球員。最終,大郅在NBA徹底沒了市場,被迫重返CBA效力。令人尊敬的是,他在CBA重新找回了尊嚴,并成為中國籃壇的驕傲常青樹。
對于阿聯來說,他目前還年輕,正處于生涯的最美好時刻。相比在NBA枯坐板凳扮演“飲水機管理員”,倒不如在CBA沖鋒陷陣當絕對主力。換句話說,阿聯此次回CBA打球并非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講,對于他的發展來說倒是件好事。
事實上,很多歐洲球員都曾做過這樣的選擇——在NBA得不到滿意的出場時間,或者是不受重視,那些之前在歐洲聯賽呼風喚雨、名氣如雷貫耳的球員們便會義無反顧的重返歐洲,這個夏天的費爾南德斯便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回西班牙打球并非是在NBA沒了市場,而是因為他不滿意自己在NBA的處境,寧愿在西甲聯賽做個“雞頭”。
阿聯如果能在NBA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特點的球隊,那固然是個最美滿的結果。但如果像上賽季的小牛那樣,待在一支永無出頭之日、只能在垃圾時間里出場的球隊,那有什么意義呢?完全是荒廢了自己的青春!
因此,阿聯在哪個聯賽打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獲得足夠多的上場時間。遵循這個原則,筆者堅持認為,他回CBA打球是很明智的選擇。至少在CBA,他可以通過上場參加實戰來繼續磨練自己,不斷的提升自己,讓自己的攻防變得更完美。
很多關心阿聯的球迷,都希望阿聯能繼續留在NBA打球,畢竟那是全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但說白點,以阿聯目前的能力和狀態,他就是留在了NBA,也只不過是表面上風光些而已,遠不如在CBA打球來的“實惠”。
退一步講,如果阿聯在CBA提升了自己的能力,那他日后仍然有機會重返NBA證明自己。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只有他真正具備了在NBA打球的實力,那去NBA才有意義。否則,去了打不上球,只能在垃圾時間里跑跑龍套,甚至是被笑話為“椅子男”,那有什么意思呢?(搜狐體育 清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