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專題 > 專題資訊 > 正文

東西塔當年隨便爬 還有夜景燈

  
當年,百源川池種滿了水稻(翻拍自泉州市檔案局資料),
后來泥土被挖了出來,才恢復了現在的風貌(下圖)

  閩南網9月6日訊 風光旖旎的百源川池居然曾經被填上泥土,種上水稻;開元寺東西塔,以前竟然都是開放式的,還是市區有名的夜景建筑。

  昨天,泉州市檔案局聯合泉州市司法局在市區文化宮開展宣傳活動,展出了不少珍貴的泉州老照片。還有許多讀者向我們獻寶,回憶起老泉州的點點滴滴。

  泉州市檔案局保管利用科科長林敏紅介紹,該局自1995年以來,分期分批向社會開放了檔案文件級目錄共178899條。市民和單位持有合法有效的證件,按各專業檔案查閱規定,辦理查閱手續。不過,一些專業檔案并不全在該館,市民如要查詢1952年以前泉州市區的房產證檔案,就必須到晉江市檔案館查詢,1952年以后郊區的檔案,則要到鯉城館查詢。

  目前,泉州市檔案局提供的檔案利用方式包括:接待查閱、電話查詢、函件查詢、代理查找等。對外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市民可提前電話咨詢,電話:0595-22390890。

【我和老泉州的故事】

李清輝,63歲,解放軍第180醫院體檢中心健康顧問:

那時開元寺免費開放過節特熱鬧

  我曾經是一名赤腳醫生,先后在一院、二院實習過,一個月工資才11元,拍一張照片就要三四元。那時候,出于戰備需要,市里不時都要舉辦救護培訓班,臨別時,培訓班成員都要到開元寺拍一張照片。很多人都喜歡在西塔前拍,因為那里的草坪比較寬闊。

  我還記得,1966年,開元寺是免費開放的,人們可以隨意到東西塔上玩,最高可以爬到五樓。不過,1972年左右,為了保護東西塔,就限制人群進入了,很可惜。

  不過,那時的東西塔有夜景,盡管一年才亮兩次燈,一次在國慶,一次在過年時,但每次燈一亮起,這里就特別熱鬧,許多人都爭著來看。

【征集泉州老照片】

  如果您手中有泉州1995年以前的老照片,無論是市井古巷、標志建筑,還是民俗生活,都歡迎您發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或發郵件至lijuanqq@126.com,與我們共同回憶刺桐往事。

  照片請附上簡明文字,說明拍攝時間、地點、事件,并留下您的聯系電話。一經采用,我們將給予相應的稿酬獎勵。

  百源川池的歷史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當時,還沒有百源路,從涂門街到百源川池,要從祖師巷進入后城街,穿過摸奶巷才能到達。

  那時候,大家都管這地方叫“田中央”,因為池子的東面,是成片的稻田,從渾濁不堪的池里引一條水溝,直接流入田里灌溉。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政府在這里開發建設,銅佛寺前堆積如山的瓦礫堆不見了,建起商店禮堂,還開辟了百源路。東面建起文化宮,池里種上荷花,池邊環植柳樹,一大片的荒涼就這樣變得垂柳依依、荷葉田田、風光旖旎。

  只是,這樣的好風光大約只保留10年。“文革”期間,當時的鯉中公社促進大隊,為了“廣積糧”,挖掘承天寺的鸚哥山,毀掉泉州八景之一——鸚山暮云,搬土填池,百源川池由荷塘變成稻田,“文革”結束后,田土才被重新挖了出來。“鸚山暮云”景點也在前幾年重建了。(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麗娟 田米 通訊員 劉揚宇 文/圖)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今日(6月13日)最新油價查詢:92號、95號
  • 6月17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92號95號汽油是
  • 6月17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92號和95號汽油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省政協舉行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 2025漁業周·漁博會在榕開幕 結“糧”緣 施“糧”法 謀“糧”策 第二十一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開幕 省領導赴龍巖調研學習教育和產業鏈黨建工 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在 十三屆省政協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 “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自主創新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