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一直以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都是豐澤區發展思路的題中要義。通過實施產業龍頭促進計劃、產業鏈建設工程,豐澤區打造數字對講機產業基地、“數控一代”產業基地、軟件信息產業基地,加快發展三大高新技術產業。
位于北峰的泉州軟件園,是豐澤區軟件信息產業基地,為三大高新技術產業之一。該園區規劃占地1018畝,匡算投資約24.07億元,由研發啟動區、軟件企業總部基地和商務服務區三大功能區組成。目前,園區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已有49家企業(含19家入斛企業)、2家市級行業協會、1家孵化器運營管理機構正式進駐,共有軟件行業人才1247人。
軟件園9號樓為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這里匯集了一支80余人的專業團隊,其中70%以上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還有一批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技術骨干人員。今年年初,工研院正式掛牌,由泉州市政府和哈工大共同組建,是集機器人技術、智能裝備技術研發、信息咨詢及高端人才培養為一體的研發機構。
工研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工研院是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泉州片區,是“泉州制造2025”、“數控一代”示范工程,主要從事面向工業4.0的智能制造技術、新一代工業機器人技術、機器人成套自動化設備技術、新型智能服務機器人技術、醫療康復機器人技術等研究。
工研院對員工開展培訓
依托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工研院結合泉州企業的需求,進行了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及設備的研發與應用,服務企業覆蓋了泉州市紡織鞋服、食品、機械裝備、建材等區域主導的數十家企業,如百宏、華宇、三斯達等,有效助力泉州實體經濟機器換工,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益。
未來,工研院還將在個性化鞋子定制項目、智能機器人隨從項目等方面繼續研發并力圖有所新的突破。
泉州軟件園管理委員會的主任辛楚陽介紹,軟件園是國家級高新區一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九園”之一,是泉州市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核心園區。園區與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原國家經委)、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等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是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的戰略合作基地;與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泉州師院、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福建省物聯網研究院等建立合作機制。接下來,園區將繼續依托各方優勢資源,引進優質企業和優秀人才,著力把自身打造成為“服務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平臺、科技創新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