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落幕一周,國人對體育集體狂熱也已漸漸散去。不過,奧運會期間,中國觀眾對于金牌的期望,對于葉詩文、孫楊的體育明星的追捧,對于劉翔傷退等事件的巨大關注,都拉升了奧運會轉播的收視率。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由于時差的原因,國內觀眾對于倫敦奧運會的關注主要集中在黃金檔時段中國有望奪金的項目上,近三屆奧運會的數據也都反映出了這個現象。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少衛視的節目和電視劇都受到影響,有的電視劇甚至為了避開奧運會而倉促改期播出。
現象跳水體操收視最高全部集中晚間十點
當地時間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屆夏季奧運會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行,中國代表團以38金的成績創造了在境外參加奧運會奪金的新紀錄。而國人對孫楊、葉詩文、劉翔等運動員的關注度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不過,這30多枚金牌中能讓觀眾記住的并不多。實際上,本報記者從收視數據上發現,國人真正看得最多的并不是游泳和田徑比賽,跳水、體操比賽包攬了本屆奧運會收視率的前五名。
而收視率前五名的比賽,播出時間幾乎都是22點左右,且都是中國選手奪金希望很大的比賽。
規律收視冠軍隨金牌走比賽都在黃金時段
不只是本屆倫敦奧運會,本報記者統計了自2000年悉尼奧運會以來的央視收視數據發現,國人收視的最高點并非固定的項目,真正的收視冠軍全隨著金牌走,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體操、跳水這些中國隊占據絕對實力的比賽往往成為收視冠軍的希望最大。
另外記者也發現,近幾屆奧運會不論地點如何變換,時差到底是多少,收視前五名的比賽絕沒有超過北京時間23點。尤其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以來,既是黃金檔(19點-22點)又有奪冠希望的比賽更受歡迎。
對比
奧運會受追捧
衛視劇集遭殃
奧運會來了,央視的奧運轉播受到觀眾追捧,而那些無法轉播奧運實況的衛視頻道受到了最直接的影響。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衛視黃金檔電視劇的收視情況,在奧運會期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從數據上來看,江蘇、湖南、天津、東方、北京等五大衛視在奧運前和奧運后的收視均高于奧運期間。而山東衛視則自奧運開始之后收視便一路走低。
而浙江衛視之所以能在奧運期間保持“堅挺”,與其新節目《中國好聲音》的帶動不無關系。此外,安徽衛視的《愛情公寓3》攬羅了一大部分年輕觀眾的心,也成為了為數不多的能經受住奧運會考驗的劇集。
羽毛球更火爆
“好聲音”也得低頭
電視節目方面的情況同樣明顯,以目前國內最火的娛樂節目《中國好聲音》為例,其前三期收視率一路看漲,可到了第四期(8月3日)卻出現了一次比較大的波動。原來,當晚進行了奧運會的羽毛球混雙決賽,中國組合徐晨/馬晉、張楠/趙云蕾會師決賽。而羽毛球男單的半決賽也在當晚舉行,林丹的吸引力足以掌控觀眾手里的遙控器。
《中國好聲音》第五期時(8月10日),奧運會已接近尾聲,當晚甚至沒有中國隊有望奪金的比賽,于是“好聲音”再次取得突破,收視率一下子達到了3.302%。
奧運會結束收視習慣立馬恢復
面對奧運會轉播的沖擊,不少電視臺都采取了躲避策略,連央視也不例外。央視八套原定于7月29日開播的定制劇《聰明小空空》就改期到8月15日才播出。
而奧運會一結束,觀眾的觀劇習慣馬上“恢復正?!?。青春劇《北京青年》在奧運會結束后的三天登陸四大衛視,結果開播當日(8月16日)四家衛視總收視率高達3.346%,甚至高于今年最火的熱播劇《心術》首播日的收視率(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