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8日訊 著名科普網站昨晚就劉翔“摔欄”事件進行了討論,其中網友李壩村民(運動科學專業,國家二級短跑運動員)的分析最有代表性。
回看劉翔摔欄的視頻,劉翔是完成七步后跨欄腿(左腿)抬腿高度不夠直接踹到了欄上,這個低級的踹欄并不是劉翔犯了“抬腿不夠”或者“沒有控制好過欄距離”等低級錯誤,真正的問題出現在他的支撐腳(右腳)上。
首先,回顧劉翔的傷病史,2006年的左腳踝的扭傷和2008年的大腿后側肌群深處拉傷之外,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顯露出來的右腳跟腱傷勢才是最致命的。跟腱作為肌肉與骨骼的連接體,對人體的運動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肌腱相比于其他軟組織,例如韌帶、肌肉,皮下組織等部分,也是除軟骨之外的最難恢復的組織成分,一旦肌腱受傷,尤其是對世界級的高水平運動員,無疑是最要命的打擊。若肌腱受傷,想要恢復到巔峰狀態難度是非常大的。這次劉翔的右腳跟腱賽前就傳出傷病反復的消息,后來也證實是打封閉參賽。可見,劉翔的右腳跟腱老傷并沒有完全的恢復。可見,舊傷是造成這次崩盤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我們來討論下“七步上欄”。“七步上欄”較“八步上欄”的改變,是一種在加大步幅(相比“八步上欄”步幅加大了1.33倍)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步頻的思想理念!當下趨勢證明,七步欄練得好確實優過八步欄,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這種“七步上欄”對于運動員的腿部力量要求更高:七步上欄要求運動員在加大步幅的前提下幾乎要保持原先步幅的頻率。劉翔做到了!并且曾經利用“七步上欄”跑出過12秒97的12年最好成績,已經是一種奇跡!但是,劉翔的右腳跟腱終究沒有負載得起這個強度。我認為,從八步到七步,對右腳跟腱負荷的增大,也是造成劉翔右腳崩盤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次的摔欄表面是左腿打欄,但其根本是右腳支撐力的不足。最后上欄那一刻,右腳根本沒能發上力,造成劉翔跨欄腿沒有起到預計高度而直接踹到欄上。隨后,大家都看見了,劉翔躺在跑道上,隨后,左腳單腳跳完110米。(本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