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之美》對話"四大賢母"
說起賢母,古有孟母斷杼教子,今有南京大學已故文史專家卞孝萱教授的母親“學字教子”的故事。卞孝萱出生后兩個月,父親便因病過世。母親想讓兒子讀書,卻又請不起私塾先生。傭工之余,每天到學堂或鄰家向先生學寫幾個字,回來再教給卞孝萱,就這樣認字啟蒙。日積月累,數(shù)年時間,本來目不識丁的母親和兒子一起學會了兩三千字。柳亞子的贈詩中有句曰:“教兒先就學,即學即傳人,此是彌天愿,寧關(guān)一室春。”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這樣偉大的女性比比皆是,正是在她們明理重教的影響下,培育了無數(shù)賢人君子。本周《中華文明之美》將播出“賢母”系列,為您講述歷史上“四大賢母”的故事。
“四大賢母”作為古代教子有方的“母親”中的典范,品行端莊,言傳身教,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母以子貴,子以母榮,交相輝映,流芳百世。那么問題來了,除了大名鼎鼎的孟母,你還知道另外三位賢母是誰嗎?
四位賢母其實代表了四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為我們指示出環(huán)境熏陶的重要性的;也有截發(fā)筵賓,教子為人要正,為官要清,防微杜漸,深明大義的;還有大義凜然,主動勵子從戎,精忠報國的。那這不同教育方式又都是哪位母親所推崇呢?快來跟著師傅,三毛一起去了解吧。
古往今來,賢母的事跡從未間斷,古人認為:母親的教育是天下太平的根源。一個孩子在家里受到了母親言傳身教的影響,才會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與人和睦相處,形成了謙恭有禮、嚴謹誠信的態(tài)度,培養(yǎng)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品德,走上社會之后自然知道如何與領(lǐng)導、同事、朋友乃至與陌生人和諧交往。
本周一到周四晚七點三十分,湖南衛(wèi)視《中華文明之美》推出“賢母”系列,去感受母愛的力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