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時許,烏石浦南路天成花園小區A棟1號樓負一層變電站起火,濃煙順著樓梯一直沖到17層頂樓。受困人員中有兩名孕婦尤為讓人擔心!
住在1號樓6樓的黃女士還有10多天就要臨盆了,她報警后捂著濕毛巾在窗口呼救,被消防人員成功破窗救出;住5樓已有4個月身孕的張女士,則在有火災逃生演習經驗的鄰居李女士指導下,口捂濕毛巾,在第一時間逃出險境!
接警后,市消防支隊立刻調集江頭、馬垅、特勤3個中隊,7輛消防車奔赴現場,救下與黃女士一樣手足無措的很多住戶。9時40分左右,現場大火被撲滅,無人員傷亡。天成花園共17層215戶。
掌握逃生知識女鄰居助友逃生
張女士住在5樓,李女士住在6樓,兩人是好朋友。昨天上午,已有4個月身孕的張女士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一陣濃煙將她嗆醒。9:13,她打開房門,“外面灰蒙蒙一片,什么都看不清,煙非常嗆人”。張女士急忙關上門,給6樓的好友李女士打電話。
這時,李女士平常掌握的火災逃生自救知識發揮了關鍵作用。“我先到衛生間把毛巾浸濕,拿來捂口鼻。”隨后,她帶上幾件衣服以防萬一,順著樓梯來到五樓張女士家。李女士一進門就趕緊跟張女士說:“你趕快拿著濕毛巾,我們住的樓層比較低,你又有身孕,必須馬上出去。”
隨后,兩人用濕毛巾捂著口鼻,硬著頭皮往樓梯口走去。里面黑乎乎一片,眼睛被濃煙刺激得眼淚直流,張女士更加慌亂。李女士安慰說:“沒事,我扶著你,盡量不要大口吸氣,讓濕毛巾貼緊一些。”在李女士的鼓勵之下,張女士踩好每一步臺階,順利走到一樓,脫離險境。
事后,李女士告訴導報記者,平時,她比較關注遇到突發情況時的逃生自救知識。“學校里學過,參加工作后單位又組織演習。”平時電視劇里的逃生自救情節也讓李女士記憶深刻。“沒想到這次派上了用場!”李女士說。
窗口揮手求援孕婦被破窗救出
起火時,住在6樓的黃女士已起床,正挺著大肚子在客廳來回散步。突然,她發現從門外傳來一陣焦味,查看房內沒異樣,她就打開大門一看,發現整個樓梯口全是濃煙。此時,她的丈夫也被濃煙嚇到,隔壁的一個小女孩發現不對勁,也過來敲黃女士的門。樓梯口不斷有濃煙往上滾,三人沖不出去只好退回房間內,用濕毛巾捂住嘴鼻等待救援。
黃女士說,當時她非常擔心胎兒,“萬一火燒上來怎么辦?我的寶寶不到10天就要生了,急死了!”就在她無助絕望之時,消防車趕到了,并看到她正在窗口揮手求救。“看著他們迅速展開救援,我安心了不少。”黃女士說。
火勢基本得到控制后,一位搭乘云梯車的消防隊員來到她的窗前,用切割機將防盜窗切開,隨后緩慢地將黃女士和小女孩救下。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上午10點20分,距離起火過了約1小時。沒多久,黃女士丈夫拿著濕毛巾捂著口鼻,從樓梯通道飛奔下樓,夫妻倆沒有過多的言語,互相幫對方擦了擦臉上的汗水,露出了微笑。
事后,導報記者問到當時為何沒有驚慌失措,黃女士說:“因為我相信消防隊員,我也相信我和寶寶會平安無事!”
分析
一套改多套小區超容量用電
供電搶修人員說,該樓屬于小產權房,小區電力設施是業主自行采購自行建設的,其中電纜采用的是非阻燃的電纜,而按規定原則上要采用阻燃的電纜。此外,該樓房存在一套改多套的現象,原本每一層是6套,改造后每一層都達到十幾套,存在超容量用電的現象,所以著火原因還需要消防、電力等專業部門作進一步調查分析。
據了解,火災發生后,供電搶修人員立即趕到現場并組織搶修,截至導報記者發稿時,供電搶修人員還在連夜搶修,如果順利,預計在17日下午恢復送電。
常識
遇火災,濕巾很重要
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能撤離的盡快撤離險地,無法撤離時,暫避陽臺或衛生間等。切勿因顧及貴重物品重返險境。
此外,立刻用濕毛巾、濕布等保護尤為重要。
火災中產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超1.28%時,即可導致人在1-3分鐘內窒息死亡。同時,燃燒中產生的熱空氣被人吸入,會嚴重灼傷呼吸系統的軟組織,嚴重的也可致人窒息死亡。逃生時,用濕巾將口鼻捂嚴,可有效阻止、減少這些傷害。穿越煙霧區時,即使感到呼吸困難,也不能將毛巾從口鼻上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