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廈門各醫院春季過敏患者增4成 易敏人群賞花飲食需注意

來源:海峽導報 2015-03-27 15:44 http://www.413629.com/
[摘要]記者從廈門各大醫院門診獲悉,進入3月后,過敏患者上升了近40%。

  春季萬物復蘇,各種鮮花競相開放,正是外出踏青、賞花的最佳時節。然而,對于很多易過敏人群來說,春季也是一年中最具挑戰性的季節。導報記者近日從廈門各大醫院門診獲悉,進入3月后,因過敏性皮炎、哮喘而前來就診的人群比冬季上升了近40%。專家提醒,春季各類過敏性疾病開始高發,自身是過敏體質的高危人群應注意提早預防。

花叢自拍 女子竟“暈花”

  上周末恰逢暖和天氣,家住忠侖公園附近的林女士約上三個同事一起到公園里踏青賞花,大片的桃花、李花讓小伙伴們驚艷不已。林女士拿著手機為同事們拍照,還不時在花叢里跑來跑去,擺出各種造型自拍,準備發送到朋友圈。

  正當大家玩得盡興的時候,林女士突然覺得有點頭暈目眩,起先還以為是陽光太暖曬得發暈,不想一會之后,林女士開始咳嗽起來,不僅噴嚏一個接一個,沒多久更是出現了嘔吐癥狀,連呼吸都十分費勁。同事們嚇得連忙攙扶著她打車到醫院掛了急診,經過檢查之后才知道,原來林女士是過敏性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經過抗過敏治療后,她的不適癥狀很快得到了緩解。

吃了把毛豆 孩子臉狂腫

  除了賞花可能過敏,春季里食物引起的過敏也十分常見。家有3歲男寶寶的涂女士說,幾天前她帶寶寶去島外一家農家樂游玩,在菜園里采摘了不少新鮮的蔬菜,其中就有寶寶以往沒有吃過的毛豆。服務員將這些蔬菜烹調后端上餐桌,寶寶胃口大開,特別是毛豆更是吃了一顆接一顆。

  到了傍晚,涂女士突然發現寶寶的臉上出現了好幾個紅點點,不一會變成了連片的紅疙瘩。寶寶似乎特別癢,使勁往臉上身上撓,還出現了冒冷汗、煩躁不安的癥狀。等涂女士抱著孩子趕到醫院時,孩子小小的臉蛋已經腫成“一個頭兩個大”,連眼睛都被擠得只剩下一條縫。

  經醫生檢查,寶寶是出現了食物過敏,而過敏原正是那一把嫩綠的毛豆。通過藥物治療,寶寶迅速緩解了癥狀,控制了病情。

專家提醒

  春季賞花最好不摸花、嗅花

  廈門市兒童醫院皮膚科施紅主任介紹,春季容易過敏,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個原因是外界的因素,春季花草樹木開始發芽、開花,各種花粉隨春風在空氣中飄灑,使得花粉過敏病例明顯增加。外出踏青賞花的市民一定要注意,如果自身是過敏體質,應避免與花粉等過敏原接觸。如果一定要去賞花,要做到眼觀為主,不摸花,不嗅花,不要長時間在花海之中。

  施紅主任說,第二種常見的過敏原因就是人們自身內部的因素。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對某種食物過敏。其病因在于吃這種食物時,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發生了過度反應,將食物分子視為外來病菌,發生抗原抗體反應,使人體隨之產生過敏癥狀。只要進食過敏食物,有人會立即出現皮膚發癢、出風疹、心悸等癥狀。有些人會將這種反應誤會成食物中毒,這個時候應盡快就醫,以免耽誤治療。(記者 李方芳)

責任編輯:蘇仕穎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政府補貼+車企讓利 鷺島車市再升溫
  • 最高有望獲1500萬元補助 廈門市擬出臺政策
  • 項目集群落地 廈門低空經濟加速“起飛”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石獅:海上潑水節 再續兩岸情(視頻)
    泉州石獅:海上潑水節 再續兩岸情(視頻)
    泉州南安舉辦世界龍舟大賽(視頻)
    泉州南安舉辦世界龍舟大賽(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以下哪一種傳統非遺有“東方歌劇”的美譽 漳州:土地“減肥” 鄉村更美 6月4日今天最新油價查詢 2025年92、95號 連江經濟開發區華電儲運碼頭:迎峰度夏電 李強會見河野洋平率領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 王毅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 2025年河北高考安排及各科考試時間公布 屏山時評 | 鄉村文化建設貴在“內聚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