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旅游 > 廈門美食 > 正文

過年了吃年糕 廈門老手藝——年糕,年年高!

來源:廈門晚報 2017-01-23 17:41 http://www.413629.com/

  過年了,吃年糕啦!

  老人們常說:“吃了年糕,步步登高。”在你的記憶深處,是否也有個關于年糕的記憶:年關將近,媽媽趕緊泡上糯米,磨米揉搓,蒸上一籠年糕……那十分香甜、十分筋道的口感,那種濃濃的過年味道,慢慢隴上心頭。

  過年吃年糕,是閩南人的風俗之一,“小孩吃年糕,年年會長高;大人吃年糕,年年會高升;老人吃年糕,年年會高壽”。一塊年糕,早已不只是一種單純食物,更像過年的一項必需的儀式,吃到了年糕,才是真正的過年。吃了年糕,才能“年年高”。正所謂“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不單閩南人,甚至全中國的人,過年都有一個關于年糕的故事。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人們從很早就開始用糯米變幻出不同的食品,年糕就是其一。據說,早在遼代,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習俗。到明朝、清朝的時候,年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吃,并有南北風味之別。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濃重的歷史氣息。

  關于年糕的來歷,還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餓了就捕捉其他獸類充饑。可到了嚴冬季節,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眠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里。“年”來到后找不到人吃,饑不擇食,便用人們制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后再回到山上去。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喂“年”度關,于就把“年”與“高”聯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

  更有一個歷史故事:年糕是紀念伍子胥的。春秋戰國時期,國相伍子胥給后人留下活路:“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這“糧”指的就是當時糯米粉做成了“城磚”,被圍困的吳國子民終于得救。因此,蘇州人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制作年糕遙祭伍子胥。

  年糕對于閩南人來說,另一個重要意義,是“拜拜”,拜天公、拜灶神、拜土地公、祭祖……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后來才成為春節食品。講究傳承的閩南人,把最代表甜蜜的食品祭上供桌。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正如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也因此,做年糕,能否做出好吃的年糕,是家家閩南媳婦必備的“基本技能”,媽媽傳女兒,婆婆傳媳婦,把這過年的甜蜜,延綿世世代代。

  表面光滑,色黃細軟的年糕,一口咬下去,很軟,很韌,讓人無法忘懷它那綿軟香甜的味道。在集美灌口雙嶺村墩仔社20號,27歲的陳家鳳已經開始忙碌,她要親手古法制作又Q又糯的年糕,為鄉親送上一年的甜蜜。(記者 李小慶 攝影 謝培育)

責任編輯:袁靜靜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僑文化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在廈開幕
  • 廈門繪就鄉村產業發展新圖景
  • 思明區推出新政策 支持批發零售業發展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隔墻工廠”有新意?惠安這么做→ 海峽花卉產業園內技術人員察看蝴蝶蘭長勢 “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全國約七成宅基地發證 一本產權證帶來農 福建藝術類本科校考批、普通類本科提前批 傳承優良傳統 汲取奮進力量 三明市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專題班在滬開班 一見·站在歷史的坐標前,我們如何凝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