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泉州民間舞蹈 > 正文

閩南傳統漢族民俗舞蹈——漳州浦南古儺歷史淵源

來源:國家數字文化網 2016-07-05 16:51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漳州浦南古儺,是一項具有濃厚鄉土風情的漢族民俗舞蹈,流傳于薌城區浦南鎮。浦南古儺在鄉音中被稱為“弄大尪”或“大頭尪仔”。根據漢族民間傳說,浦南古儺自唐末出現以來,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浦南“大神尪”在當地的鄉音中被稱為“大尪”或“大頭尪仔”,它產生于何時,因何而產生,迄今還未發現文獻記載,需進一步發掘考證,但從當地流傳甚廣的一則民間傳說中,或許可見一些端倪——

  為紀念開漳圣王陳元光,閩南一帶百姓自發修建了許多廟宇供奉圣王,這些廟宇均稱“威惠廟”,其中以陳元光陵墓附近的“松洲大廟”最為出名,當地官員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到此祭拜。相傳唐朝末年,有一位七品官途經浦南到松洲大廟,正逢妖怪在浦南作惡,這些妖怪一見到七品官便嚇得落荒而逃。

  不久,妖怪又來危害浦南,但七品官已離開浦南,無法請他回來驅鬼,而百姓穿官服裝扮官員又是違法行為,正當人們一籌莫展之際,定居于浦南的隨陳元光開漳的將領后人,將家鄉木頭面具的做法傳授給當地人,當地百姓用木頭雕出那個嚇走妖怪的七品官頭像,用竹條編出身軀,并穿上官服,稱作“大尪”,后來,又根據七品官書僮(一說師爺)的形象做了另一尊“大尪”(后來演變為小丑)。百姓們發現,這兩尊“大尪”所到之處,妖怪就不敢出現。因此,逢年過節或天年不順,當地百姓便帶“大尪”出巡,以求風調雨順,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習俗。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百年番仔樓里的華僑傳奇
  • 全省唯一 泉州梨園戲《朱買臣》入選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福建省首條 石獅祥芝中心漁港漁船進出港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包括檢閱部隊9月3 2025年廣東高考成績查分時間幾點 各批次 盛大閱兵陣容揭曉!所有裝備均為國產現役 收評:滬指漲0.65% 能源金屬板塊全天強勢 第二屆閩臺水產預制菜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辦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710 調貶15個基 福建4部作品入選最具轉化價值文學IP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