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娛樂 > 電視劇 > 國內電視劇新聞 > 正文

《長歌行》奕承公主歷史原型是誰 奕承公主最后怎么死的

來源:吾愛詩經網 2021-04-22 16:46 http://www.413629.com/

  電視劇《長歌行》目前目前已經更新到36集了,李長歌和阿詩勒隼來到草原,將要面臨的是更危險的事情,當然,表面上小可汗涉爾是他們的勁敵,但是實際上,他的母親奕承公主才是最可怕的敵人。那么奕承公主在歷史上有原型嗎?是什么身份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奕承公主歷史原型是誰

  這位奕承公主其實乃是前隋的公主,嫁入草原,可惜的是隋朝被滅,她的地位自然是直線下降。然而奕承公主并不滿足這一點,她一直在影響自己的兒子涉爾爭取大可汗的位置,就是為了借助草原的力量,重新建立隋朝,然后重奪李唐的江山。

  看到這兒,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涉爾是大可汗的侄子,為何奕承公主又是大可汗的妻子呢?其實這和突厥的汗位傳承有著很大的關系,突厥的汗位傳承并非是父子之間傳承,更多的其實是在兄弟之間傳承,而且上一任大可汗死后他的兄弟可以繼承他的汗位以及女人。

  奕承公主的原型義成公主可了不得,歷史上的義成公主最開始是隋文帝同時代的啟民可汗妻子,啟民可汗死后始畢可汗繼位,仍以義成公主為可賀頓(王后),始畢可汗在隋末大亂之時先后扶持李淵劉武周等反隋,始畢可汗去世,由其弟處羅可汗成為了草原上的大可汗,仍然娶奕承公主,兩人生下了阿史那社爾。后來處羅可汗去世,其弟頡利可汗繼位(也就是劇中的大可汗),還娶義成公主,頡利可汗的侄子阿史那社爾(即劇中阿詩勒涉爾)看到西突厥內亂,則率軍攻占大片領土,自立為都布可汗。后來他還投降了唐朝,唐太宗把妹妹衡陽公主許配給他,他也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率軍攻滅高昌、龜茲,被封為畢國公。

  也就是說奕承公主一生輝煌無比,連續嫁給了四個大可汗,而且都是王后,地位超然,雖然目前大可汗對她并不是很喜歡,但她還是有著特別的地位的。最主要的是這位可不是能夠忽視的人,因為她才是這部劇的幕后黑手,她暗中挑起大唐和突厥的戰爭,對后期劇情的影響十分巨大。

  2、奕承公主最后怎么死的

  雖然奕承公主是該劇隱藏最深的反派,但是她卻不是該劇的最強反派,大可汗身邊的錦瑟夫人才是阿詩勒隼最難對付的敵人。

  錦瑟夫人是奕承公主安插在大可汗身邊的眼線,她不僅利用彌彌古麗打入了阿詩勒隼的內部,還故意挑唆小可汗和阿隼之間的關系。奕承公主本以為錦瑟夫人會一直聽命于她,沒想到錦瑟夫人卻有自己的小算盤。

  錦瑟夫人一開始之所以選擇與奕承公主聯手,只是想讓小可汗和阿隼針鋒相對,這樣她就能坐收漁利。之后,錦瑟夫人為了擺脫奕承公主,便借阿詩勒隼的手,除掉了涉爾。

  同時,錦瑟夫人還把奕承公主的所作所為告訴了大可汗,大可汗覺得奕承公主背叛了自己,便下令殺死了奕承公主。

  當奕承公主下線后,錦瑟夫人就成為了草原上最尊貴的女人。之后,錦瑟夫人借著阿詩勒隼的身世,開始離間大可汗和阿詩勒隼,讓阿詩勒隼差點殞命。

原標題:奕承公主歷史原型是誰 奕承公主最后怎么死的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戴道晉一審被判死緩
  • 促消費!6部門發布19條舉措加強金融支持
  •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特朗普政府將非法移民驅逐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世遺少年說|江俞羲:千年梨園戲 童聲傳新韻(視頻)
    世遺少年說|江俞羲:千年梨園戲 童聲傳新韻(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包括檢閱部隊9月3 盛大閱兵陣容揭曉!所有裝備均為國產現役 第二屆閩臺水產預制菜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辦 福建4部作品入選最具轉化價值文學IP推薦 詔安縣縣長帶隊調研舊城區提升改造與民宗 建寧縣:高峰漂流引客來 2025年“成功禮”頌典舉行 廈門:一座城的“靜音”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