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8月27日訊 湖頭鎮(zhèn)位于安溪縣西北部,自古有“小泉州”的美譽,地處清溪上游的河谷盆地,四面環(huán)山,盆地開闊平坦,湖頭溪從中穿過,狀如大湖,五代前稱閬湖,北宋初稱湖山。相傳南宋理學家朱熹路經(jīng)嶺頭山,俯瞰該地,見狀如大湖,遂稱湖頭,沿用至今。
湖頭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景觀獨特,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光地宅與祠(新衙、舊衙、賢良祠和問房大厝等4處)為代表,保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60多座。有歷史悠久的佛家勝地泰山巖、關(guān)帝廟、清溪宮、七寨廟、碧翠巖、龍鳳洞等眾多的宗教圣地。有“湖頭十景”之譽的秀美自然風光。有水車閣、南音、掌中班、大鼓吹、戈甲戲、提線木偶等原汁原味的民間藝術(shù)。還有以湖頭米粉、雞卷、芋包、咸筍包、養(yǎng)脾散、米粿等為代表的特色湖頭小吃等。
歷朝以來,湖頭名人賢士輩出,有清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李光地,清代書法八大家之一的李清藻,近代僑領(lǐng)李尚大、李陸大先生等。湖頭秀美的自然風光經(jīng)文人墨客標點,“碧翠聞鐘”、“閬山雪意”、“七佛春云”、“東甲曉霞”、“三臺夕照”、“月峰樵徑”、“白瀨溪聲”、“成云觀瀑”、“西湖夜月”、“霞浦漁燈”等十大景觀為閬苑平添幾分詩意,令人神往。2014年4月,湖頭鎮(zhèn)以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躋身全國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之列,是泉州地區(qū)唯一入選的鄉(xiāng)鎮(zhèn)。
湖頭最負盛名的泰山巖宗教旅游區(qū)始建于南宋宣和年間,是歷史悠久的佛家勝地。其間大小寶峰翌拱,連綿環(huán)抱,山巒迭嶂,幽谷流泉,綠樹成陰,古膝縱盤,鳥語花香,蜂蝶迭忙。仲春之時,白色椋子花遍布山野,似雪花片片,尤如冬末雪意濃;深秋之時,楓葉把滿山染紅,在奇木異草的綠色襯托下,景態(tài)萬千,充滿無限詩情畫意,為省級森林公園。2012年,因緣際會下,泰山巖風景區(qū)擴建安溪第一座純正道觀——三平觀,道教將在此與閩南的佛教文化、祖師文化、湖頭古鎮(zhèn)的光地文化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成就泰山巖風景區(qū)綜合旅游區(qū)輝煌的人文朝圣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