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理由今后,福州市民可坐上游船,在西湖、左海之間暢游了。記者昨日獲悉,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項目——左海西湖連通工程,計劃下月啟動,將打通左海西湖水域,對左海全面清淤,左海“死水”區域增設循環流動水動力設施,盤活湖水,計劃下半年完工,實現西湖與左海游船通航。
現狀調查
左海水質較差兩湖游船不通
昨日,記者順著西湖內環步行道行走,在左海龍舟文化園附近,木橋下的一處攔水壩引起記者的注意。攔水壩東面是西湖較清澈的湖水,西面左海的湖水卻較為渾濁,涇渭分明。
跨過木橋就是左海公園過山車等娛樂設施,附近的一處左海湖面,漂浮著垃圾、落葉,湖水渾濁,淤泥裸露,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左海公園游船售票亭貼了一張告示:“因左海公園湖面水環境改造工程建設需要,游船碼頭暫停營業。”
目前,西湖的游船無法通向左海。
整治方案
左海湖面較高將全面清淤
福州市城建部門相關人士昨日告訴記者,西湖北接銅盤河、屏西河,西連梅峰河,南通白馬河,從大腹山引入閩江水作為生態補水,水質較好;左海雖也引入了閩江水,但因多年沒有清淤,還有不少“死水”區域,造成水質比西湖差。
據了解,左海目前有兩個出口連接西湖,一處位于左海海底世界處,該出口離西湖較近,寬度約4.7~11米,但沿線障礙物較多。該位置處于兩個公園的腹地,航程短,連接順暢,周邊景觀資源豐富,連通后有利于塑造大西湖整體形象。但目前水道上障礙物較多(如橋梁、樹木、老舊的游樂設施等),水道狹窄。
另一處為芳沁園河。芳沁園河北起左海,向南接入西湖,河道總長約670米,河寬12~18米。但是河道穿過居住區,兩岸景觀資源匱乏,水質較差,航程長且乏味。另外,河道穿越四座橫跨河面的橋梁,橋梁下方凈高不足通航,改造難度較大。
目前,左海水位標高為6.3米,西湖水位為5.5米,平均水深1.22~1.5米,左海比西湖高出0.8米,西湖與左海無法實現游船通航。對此,這次左海西湖連通工程將對左海進行全面清淤,讓左海與西湖水位標高持平。
連通位置初定龍舟文化園旁為實現西湖與左海游船通航,目前相關部門擬定了左海西湖連通的兩個方案:一是現狀水道拓寬。該航道由現有的4.7~9米寬,擴展成12米寬,滿足中型畫舫雙向通航。缺點是不能擺脫“通道”感,從視覺上無法將左海與西湖的水體連為一體。
方案二是湖島式航道。依據“大西湖規劃”,將左海與西湖連接口徹底打開,打開的寬度大于30米,形成湖島相互滲透的豐富水岸線,實現大西湖設想。
“目前連通方案比較傾向方案二,左海西湖連通工程的位置初步選擇在左海龍舟文化園附近。”相關人士說,將在左海“死水”區域增設循環流動水動力設施,盤活水體。
□相關鏈接
美化西湖從未止步
十多年前,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對本報報道作批示,由此啟動西湖整治行動福州西湖,如今已成為福建生態宜居的一個縮影。從臭水湖到美麗湖,西湖的涅槃,與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民生情懷分不開。
2000年12月30日,《海峽都市報》獨家頭版頭條刊發了記者的調查文章——《西湖在哭泣》。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對本報報道作了500多字的批示:“看了《海峽都市報》關于西湖被嚴重污染的系列報道,心中感到刺痛。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西湖的污染必須得到根治”,并提出三點要求。此后,習近平在百忙之中,多次閱覽本報每天遞送的讀者反饋。
2001年2月2日下午,習近平由時任副省長黃小晶等陪同,并約請參與報道的本報記者,一道沿湖徒步察看主要污染源及周邊環境,其間還傾聽了本報記者的調查情況匯報,隨后在公園內開化寺主持召開了根治西湖的現場辦公會。一項耗費億元的整治行動隨即展開。從那時起,裝扮西湖十幾年來從未停止過。(記者 闕文龍 周錫銀 包華 張超暉 實習生 陳贄超文/圖)